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看基于WEB的教学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WEB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许多CAI课程正逐步移向WEB平台 ,课程开发工作日益加重。由于WEB课程的开发者不仅有计算机工作者 ,而更多的是从事某学科教学的教师 ,所以理解WEB课程开发的规律 ,提高开发效率是必须重视的。即使是计算机专业工作者 ,WEB课程的开发也有其区别于一般软件开发的特点 ,仍需要探索WEB课程开发的规律和规范。本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 ,以及教育学的要求 ,探索基于WEB的教学课程 (Web course)的开发环节 ,提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评估的具体做法 ,并给出在实际应用中被证明有效的各种图表格式  相似文献   

2.
WEB2.0技术学习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基于连续三年开展的以WEB2.0技术学习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学实践,重点以该课程2009年春季学期学生业绩表现记录为引用案例,对以WEB2.0技术学习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对学生者可能产生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WEB2.0技术自身社区化不断生长的配置资源的机制,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营造社区创设环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拓展连接的人群结构聚合所需的资料,深化对群体智慧产生的作用机制与发生过程的认知;可以实践基于网络一起做事的方法,逐步形成参与、分享、共创的用网行为习惯.WEB2.0技术虽然为这些作用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但要在课程教学中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实际作用,还需要依赖学习者自我的实践,以及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引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2.0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利用WEB2.0的技术和理念,通过有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基于WEB2.0的混合式教学模型、"大教研室"机制课程教学团队模型、分层多元支持服务模型和用户参与式技术模型,探索了支持混合式教学的资源建设模型,初步实现了学习资源、学习环节和学习过程的贯通,构建了支持分层多元服务的"一站式"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网上学习的参与度和网上教学效果.两门实验课程被评为2008年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课题研究成果已在广播电视大学其他课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师理解和运用生成课程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成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热点话题.当前幼儿园教师大多认同生成课程关注幼儿兴趣的理念,同意以幼儿兴趣作为生成课程的主要内容来源和价值判断标准.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理解和运用生成课程的能力,除了督促教师深入学习生成课程理论,开展生成课程实践外,幼儿园还应该为教师提供物质环境支持和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基于WEB三层结构模式而开发的一个网上课程辅导系统,本系统实现了在网络环境下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管理及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的启动,各高校陆续开展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将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到精品资源共享课自动生成系统中,结合教师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集设计、制作与维护为一体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自动生成系统。详细介绍了平台的设计方案、主要功能和实现技术并应用到精品资源共享课“国际贸易概论”中,实践表明,构件技术的运用能减少系统的开发工作量、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有利于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系统的自动生成也减少了教师开发课程的技术障碍,让教师精力集中于资源建设和学习环境设计上,更好的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服务。  相似文献   

7.
顾红 《早期教育》2006,(10):32-33
1.点菜式自主学习。我们结合当前最新幼教改革动向,创新理论学习的方式,为教师提供“菜单式”学习目录。如:《纲要》解读、生成课程、课题研究、名篇赏析等。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随意“点菜”,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在自主化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化。并通过组内、组际、全园性研讨及网上交流的形式,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迪、互相碰撞,升华认识。  相似文献   

8.
以《信号与系统》课件点播系统建立过程为例,阐述如何利用SM IL技术实现网上视频教学的同步问题,解决了视频/音频、导航区标题与电子讲稿(PowerPoint)三者同步问题。从实例中看出,SM IL非常适合网上视频教学的发展,对课程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上教学在教育和培训领域中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然而,要保证网上课程的质量,网上教学的评价尤为重要.本研究提出了网上课程的四阶段评价模式:计划评价(Planning)、开发评价(Development)、过程评价(Process)以及成效评价(Product),简称PDPP模式.在计划评价中,包括市场需求、可行性、学习对象、课程目的、财务、质量保证的分析;在开发评价中,包括课程蓝图、网络平台、课程平台、教学设计、学习资源、作业和考试以及导学教师的分析;在过程评价中,包括整体评价、技术支持、网站使用、学习互动、资源使用、学习评估、学习支持以及灵活性的分析;在成效评价中,包括学员的满意程度、教学成效、学习成效、其他成效以及课程的可持续性分析.根据PDPP评价模式,作者以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开设的<远程教育研究方法>网络课程为案例,描述和分析了这一网上课程的计划、开发、过程以及成效的评价内容和方法,通过系列的评价过程,保证了课程的质量.参照面授课程评价的方法,这门网络课程达到全优的水平.我们希望,这一评价模式和应用能够为建立更加广泛的网上课程的质量保证系统,提供前导性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鲍蓉  邸瑞芝 《教育信息化》2002,(6):51-51,50
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基于WEB三层结构模式而开发的一个网上课程辅导系统,本系统实现了在网络环境下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管理及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1.
“生成课程”足美国现行的一种课程模式。它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确定某一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成主题网络,将概念分化、放大,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生成课程”不是国家规定的课程,也不是专家设计的现成的拿来可以直接用的“罐头式”课程;它既不是教师预先计划好的课程,教师也不可能完全按计划行动,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以突发事件为起点而生成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在WEB上采集考生报考信息是众多网上报名系统的核心.本文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课程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来阐述在B/S模式下,使用Asp.net/C#采集考生报考信息的设计步骤、主要技术、并对其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遵循课程方案去做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为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需指导教师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课程价值观、表现型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并重的课程目标观、开放的学习者经验和优化的课程资源结合的课程内容观、对课程方案的合理调适和有效创生教育经验相结合的课程实施观以及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并举的课程评价观.当代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必将达成教师课程观的转向,进而促使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学习支持服务等要素的合理设计。在教学内容选取上要注重专业发展性和情境创设性;注重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结构化资源和非结构化资源的配套使用;灵活采用多种学习策略和评价方式;充分利用WEB2.0社会性软件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此来建设个性化、自主性、生成性、开放性、协作性与反思性的网络课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目前网上课程多样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网上课程使用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探讨了网上课程学习效率的测评手段和关键点,为网上课程的建设、改进以及教师在建设网上课程时所关注的核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团队利用WEB2.0理念和技术,开展了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使学生网上学习参与度及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离散数学课程评为2008年度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络教育).本文以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团队为例,从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机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远程教育中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指出课程教学模式是教学团队组织架构的基础,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决定了课程教学团队的工作流程,教与学信息对称是课程教学团队有效运有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STEAM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实施以创生取向为主,并且呈现出主动建构性、动态生成性、多元性的特征。创生取向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秉持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保持生成与预设的动态平衡四个主要原则。STEAM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策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生成学习经验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前提;第二,开放课堂教学内容与空间、转变教师角色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基础;第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变革教学评价方式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核心;第四,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课程创生能力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课程观把课程评价理解为转变性协调.课程是生成的、开放的,是在特定情境框架内部教师与学习者进行对话的转变性系统.因此,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评价,具有生成性、情境性和多元性特征.其目的不在于区分学习者,而在于使教师引导学习者成为共同情境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多元协调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公共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生学习过程中的研究、体验和感悟是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建树教师人格和生成教育智慧的基础。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对课程进行整合,纳入丰富的课外教育资源,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霞 《教育导刊》2011,(3):37-40
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主题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主题的预设与生成之争日益引起关注.预设主题来自特定的学科领域和幼儿的社会生活,一般由专家或教师自己精心编制,目的性、计划性、可操作性强."生成"强调课程超越事先的计划性,在各种情境与突发事件中,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需要和提出的问题,生成各种主题.在现有条件下,应以预设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