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超等长练习在跳高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近年来超等长训练的误区及对策误区一 :超等长收缩训练易于造成运动员受伤 ,应尽量少用。对策 :的确 ,教练员在对运动员实施超等长收缩练习时 ,经常会碰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但是必须说明的是 ,这种受伤情况经常是由于运动员关节力量薄弱造成的。超等长收缩练习是提高爆发力的有效手段 ,但对少年运动员经常进行超等长收缩练习 ,容易造成受伤。同时 ,超等长收缩训练易造成肌肉酸疼 ,因此要合理安排训练量与次数 ,留出时间让肌肉得到适应和恢复 ,这会使运动员受伤次数减少。误区二 :超等长收缩练习一定可以使跳高运动员受益。对策 :这在理…  相似文献   

2.
凡是持拍的运动项目几乎都包括跑动、转身、弹跳和握拍等几项内容。因此,从事持拍运动的运动员较易受伤。网球运动员比其他持拍项目的运动员跑动的范围更大,所以网球运动员腿部更容易受伤。 小腿肌肉拉伤是常见病。它被称做“网球腿”。大腿肌肉拉伤也是常事儿,这是因为很多运动员比赛时间过长、过于疲劳而引起的。预防伤病的最好方法是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48例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肘关节创伤情况的调查,从运动员受伤的年龄、训练年限、受伤时间以及各项目受伤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规律和预防措施,为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减少肘关节创伤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易造成运动损伤的项目、内容、受伤种类与地点、教练员和运动员防伤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细致研究 ,发现 5 0 0米比赛和速度练习运动损伤发生率最高 ,且多发生在出弯道处 ,教练员和运动员防伤观念不强是导致运动员频繁受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举重运动员在进行大强度、高负荷的训练和竞赛时,难免会受伤,其受伤的性质多为拉伤、挫伤。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劳损、炎症、全身酸痛和其它令人烦恼的病痛。运动员一旦受伤,一方面要接受医生、 专家的治疗,另一方面有可能要停止专项训练,中断全部或部分训练计划,这对提高专项成绩显然是不利的,尤其是在赛季,对运动员水平发挥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从各自的伤情实际出发,对受伤的举重运动员选择不同的练习动作和练习方法以进行适当盼训练,这对保持训练水平显然是.卜分重要的。当然必要时调整训练计划,主要是钳‘对那螳伤情还不严重的运动员而青。如果运动员伤情很严重,则要在治疗已有明显好转并征得医生、专家的鉴定同意之后,方可再进行恢复性训练。  相似文献   

6.
王羽 《冰雪运动》2005,(2):11-12
国外对短道速滑选手受伤害特点进行了研究,剖析了运动员易受伤的部位;指出受伤主要与比赛激烈程度和训练强度有关;介绍了运动员受伤的特点.建议我国选手在短道训练中,要加强预防伤害事故.要求运动员加强对抗性的训练,在激烈对抗训练中掌握稳定性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武术套路训练比赛中都可能导致受伤,并且受伤部位的分布也较广泛,在诸多部位中膝关节是受伤机率最大的一个部位。膝关节损伤后,往往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甚至危害身体健康,缩短运动寿命。为此,文章查阅了大量有关武术损伤的论文,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机理及其特征,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少年跳远运动员在训练中,意外受伤事故时而发生,直接影响系统训练和运动成绩提高,迫使个别运动员过早离开运动场,结束短暂的运动生涯。通过调查访问以及自身多年实践,运用运动医学、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学、解剖学等学科知识对我国少年跳远运动员意外受伤事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创伤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受伤与未受伤、不同等级运动员完整FMS评分间的差异性,本文选取山西省体操队37名年龄10-16岁的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FMS测试,结果表明:1)受伤和未受伤组的女子体操运动员FMS总体得分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是不同等级运动员之间的FMS总分存在显著差异.2)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FMS测试对预测女子体操运动员损伤...  相似文献   

10.
受伤是运动中常会发生的事。它对运动员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尽可能让受伤运动员安全地积极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他们机能的恢复,还可以帮助其精神状态的尽快恢复。为此,我们认为医疗组、力量训练组和运动员三者互动将利于加快康复进程,而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沟通则是处理运动受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运动员专项情境中信息加工阶段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44名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和12名羽毛球初学者为被试,以羽毛球比赛情境片段和两种刺激信号为素材,对优秀运动员知觉技能中快速反应的内存机制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羽毛球专项情境中,与初学者相比,优秀运动员并不是在所有的三个信息加工阶段都表现出较快的加工速度;2)专业运动员比初学者具有快速的刺激辨别,这一指标是评价羽毛球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有效指标;3)不同水平运动员在反应选择阶段没有显著的加工速度差异;4)与中等和初学者相比,高水平运动员具有快速的应答编程速度,应答编程阶段的加工速度是水平相近的优秀运动员的有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不同运动项目参加者感觉寻求水平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喆  孟军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48-350
采用“感觉寻求量表”对不同运动项目参加者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参加者以及我国被试总体和体育运动参加者之间的感觉寻求水平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男性运动参加者的TAS分量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不同运动项目参加者的比较中,散打项目的ES分量高于轮滑和舞蹈的参加者。运动员的TAS分量高于一般运动参加者。并初步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NBA球员运动损伤进行分析,研究表明:NBA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排名依次为后卫、前锋、中锋;各部位运动损伤次数依次为脚踝、膝盖、背部等,以拉伤、扭伤为主;各位置球员运动损伤部位差异显著;损伤与运动员年龄、比赛年限相关;高龄球员重复损伤高于年轻球员。建议:按球员位置制定运动损伤预防方案;加强易伤部位训练;合理安排老队员上场时间;积极开展运动员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陈瑞琴 《体育学刊》2012,(5):123-126
对第10~11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我国与世界各项前3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所选的跳跃类难度动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选用的跳跃类难度动作的数量和分值上均高于世界前3名选手;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用的跳跃类难度动作类型主要偏重于屈体分腿跳类,动作的完成比世界优秀运动员选用的科萨克跳类的难度大;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用的跳跃类难度动作主要分布在整套操的前半套,而世界优秀运动员主要分布在整套操的后半套,这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及下肢动力性力量的要求较高,这说明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下肢动力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215名中外男女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菜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女运动员平均年龄明显偏小,与国外男女运动员平均年龄均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中国和日韩相比男子差异不显著,女子除体重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和欧洲男女运动员相比在三项指标上均低于对方,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比分析篮、排球专项队员肩关节肌肉力量特点,结合篮球、排球专项技术特点指导专项体能训练并预防运动损伤。结论:篮球队员左侧肩关节屈肌力量较排球队员大;排球队员右侧肩关节伸肌爆发力较篮球队员要好;两专项队员屈/伸和内旋/外旋力量比率偏小,应注意肩关节肌肉力量均衡发展,尤其是肩关节内外旋肌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对欧亚优秀男女乒乓球选手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亚洲比欧洲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均明显偏小。欧洲比亚洲男女乒乓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均明显偏高。这是亚洲乒乓球选手最终以小、快、灵著称,而欧洲尤以凶狠及力量见长的渊源。建议亚洲选手应在发扬其小、快、灵技术打法的同时,加强其肌肉力量的训练,并注重对身高的选材。  相似文献   

18.
306名专业运动员职业态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国运动员职业态度的现状,运用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国家队、省队和业余体校3个层次的运动员职业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专业运动员的职业态度得分达到评分等级的“积极态度”水平,并且在各个年龄阶段和运动技术等级层次,都表现出良好的职业态度;业余体校运动员职业态度得分明显低于专业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位置差异性。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体育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3个方面对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的位置体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守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其他位置运动员的相应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后卫运动员的平均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均与前卫运动员具有显著性差异;2)守门员的平均最大摄氧量与后卫、前卫和前锋运动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前锋运动员的平均最大摄氧量与前卫运动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后卫和前锋运动员的平均通气无氧阈与前卫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前卫运动员的平均最大功量与守门员、后卫、前锋运动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守门员的平均功量与后卫、前卫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前卫运动员的平均功量与前锋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3)速度素质前锋运动员最好,其次是后卫和前卫运动员,守门员最差;下肢力量素质守门员最好,前锋运动员次之,后卫运动员和前卫运动员较差;耐力素质前卫最好,其次是后卫和前锋运动员,守门员最差;柔韧素质守门员最好,其次是后卫和前卫运动员,前锋运动员最差。结论:1)位置形态上呈现出的差异主要与运动员的选材有关;2)位置机能上呈现出的差异主要与他们在场上的位置角色有直接的关系;3)位置素质上呈现出的差别,主要与后天训练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In a context of intense competition, emphasized by globalization processes, the football industry seeks to maximize performances through an incessant search for high quality skilled players. In a market logic, these players become a scarce asset. They are intensely sought out by teams, which results in an intense migration flow of footballers. Portuguese football is also imbedded in these migrations dynamics. Although it is not a new phenomenon in recent years, Portugal has become a crossroads of migratory flows player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players to reach national clubs, and many Portuguese players to go to foreign club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observe the migratory trends of football players in Portugal, and identify the migratory routes not only of the foreign players who arrived in Portugal, but also of the Portuguese players who go abro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