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XT)方案设计,在每级负荷持线时间上,通常分为2分钟或3分钟两类.本研究分析(GXT)每级负荷持续2分钟和3分钟二者之间的心率变化情况.以北京体院康复门诊部分就诊者,以及体疗康复选修课学生共36人次的(GXT)结果为样本进行研究,旨为设计试验方案提些实验依据(采用的是自行车记功器GXT).试验对象按年龄可分为两组,中老年组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比较2类递增负荷力竭测试模式中共计3类12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峰值摄氧量(VO2peak)的影响;方法: 20名体力活动良好的、身高为(178.2±7.0)cm、年龄为(21.4±1.4)岁的男性受试者分别进行3次不同负荷模式的力竭测试,3种负荷模式分别为连续分级递增负荷模式(graded exercise text,GXT , )、连续斜坡式递增负荷模式(Ramp)和105%Wmax大负荷持续运动(constant exercise test,105%CT, )。结果:GXT和Ramp这2个递增负荷力竭测试之间虽然Wmax、运动时长(T)、血乳酸(La)、呼吸商(RER)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但同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取得的VO2peak差异不显著(P>0.05);GXT和Ramp这2个递增负荷模式对VO2peak取值影响不显著(F=0.186,P=0.669),但数据处理方法对其影响显著(F=38.06,P<0.00);同一类数据处理间所取得的VO2peak仅有7M(7点移动平滑法)和9M(9点移动平滑法)这2个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4种时间间隔平均法所取得的VO2peak之间高度相关(r>0.9 ,P<0.01),差异显著(P<0.01);结论:同一类功率仪、同一数据处理方法对VO2peak的判定不受力竭测试中负荷模式的影响;而不同数据处理模式对VO2peak判断既受到负荷模式的影响,也受到数据处理本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L-精氨酸对大鼠递增运动负荷至疲劳后血清某些指标的影响,采用6-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G1),递增至中强度运动组(G2),递增至中强度运动 L-精氨酸400mg/kg组(G3),运动至疲组(G4),运动至疲 L-精氨酸400mg/kg组(G5)进行运动前30minL-精氨酸400mg/kg或生理盐水2ml腹膜腔注射后在跑台上进行递增负荷的跑步训练,直到力竭状态。运动结束后即刻,采血测定运动持续时间、血液NO、BUN、TT等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注射L-精氨酸400mg/kg所在组(G3、G5)明显延长大鼠疲劳及力竭运动的运动时间,G3组血清皮质醇及血尿素增高幅度明显低于G2组;G3血睾酮水平明显高于G2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各力竭运动组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L-精氨酸400mg/kgI.C.V能使大鼠适应递增负荷的运动应激,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递增负荷小鼠运动模型,探讨小鼠急性跑台运动后骨骼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反应.方法:30只6周龄清洁级雄性ICR小鼠,体重20.81±2.31g,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6只)、急性递增负荷运动45min组(E1组,6只)、90min组(E2,6只)、120min组(E3组,6只)和150min组(E4组,6只)组.正式运动按以下程序:第1级负荷:0°,8.2m/min(相当于53%VO2max),15min;第2级负荷:5°,15m/min(相当于64%VO2max),15min;第3级负荷:10°,19.3m/min(相当于76%VO2max).各组分别运动至所设相应时间及安静对照组,取出左、右侧腓肠肌,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线粒体NO含量,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eNOS活性,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线粒体MnSOD、CuZnSOD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骨骼肌MnSOD、CuZnSOD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小鼠骨骼肌线粒体NO含量在急性递增负荷运动45min、90min、120min和150min均出现显著增加(P<0.05),且90min达到峰值(P<0.01);小鼠骨骼肌线粒体eNOS活性在急性递增负荷运动45min、90min和120min均出现显著增加(P<0.05),且90min达到峰值(P<0.01),但150min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2)线粒体MnSOD活性在急性运动45min后明显增加(P<0.05),急性运动90、120min和150min均出现极显著增加(P<0.01),且在120min达到峰值;(3)与安静对照组相比,Mn-SODmRNA在急性运动45min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急性运动90min、120min和150min均出现极显著性增加(P<0.01),且在150min达到峰值(P<0.01).结论:线粒体MnSOD对急性递增负荷运动具有较好的应答反应,是运动刺激-反应-适应的主要SOD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是为了证明赛艇运动员常用的500 m耗时递增负荷方案测定个体乳酸阈(IAT)的可行性,并通过与4 mmol/L乳酸阈(AT4)的比较,进一步证明IAT的有效性。方法:以9名优秀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实验过程包括一次2 000 m最大功(P-MAX)测试、一次500 m耗时递增负荷测试以及一次6 000 m最大功(P-6 km)测试,测试在ConceptⅡ赛艇测功仪完成。结果:500 m耗时递增负荷测试出现较为理想的乳酸-时间曲线,受试者的IAT全部出现在第4、5级负荷间,血乳酸浓度在运动后5 min低于运动结束即刻;P-IAT显著低于P-AT4(P<0.05),而两者心率间差距更加明显(P<0.01);P-IAT与P-2 km及P-6 km有较强的相关性(r=0.778,P<0.05;r=0.848,P<0.01),而P-AT4未见此相关(P>0.05)。结论:500 m耗时递增负荷测试可作为高水平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进行IAT测试的负荷方案,IAT较AT4与训练实践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生理负荷实时监测技术、多项式拟合以及SPSS(13.0)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瑜伽训练课的生理负荷强度进行了现场实时抽样测试和分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数据.结果显示:瑜伽训练课的总体最大生理负荷强度为134次/min,平均生理负荷强度为119±4.8次min;男性和女性练习者的最大生理负荷强度分别为134次/min和129次/min;平均生理负荷强度分别为119±6.1次/min和128±7.3次/min.试验数据揭示,本次瑜伽训练课的生理负荷强度属于中等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六分钟上下楼梯试验(6-minutes stairs climbing and descending test,6MSCDT)的台阶数、峰值摄氧量(VO2peak)与Bruce方案测得的最大摄氧量(VO2max)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推测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方程.探讨6MSCDT能否准确反映人体心肺耐力,为今后完善简易心肺耐力测定方法提供一点新的思路.方法:随机招募69名志愿者,进行6MSCDT和最大摄氧量的测试,计算6MSCDT测试结果,然后比较其与逐级递增负荷试验(Graded Exercise Testing,GXT)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6MSCDT的峰值摄氧量与GXT的最大摄氧量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911,P<0.01);6MSCDT的台阶数与相对峰值摄氧量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751,P<0.01);6MSCDT的台阶数与GXT中的最大摄氧量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556,P<0.01).得到了以体重、台阶数和性别为自变量的推测最大摄氧量回归方程(r=0.888,R2=0.789,调整R2=0.779,SEE=0.408L/min).结论:6MSCDT可以用来推测最大摄氧量,并且可以成为一种评价心肺耐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青少年的摄氧量(O2)与心率(HR)相关指标在递增负荷运动时的相关关系.方法 20名11~12岁健康男生进行一次递增负荷跑台运动,采用气体代谢分析仪和polar表实时采集运动中O2和心率.采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11~12岁青少年安静心率(HRrest)、最大HR(HRmax)与安静O2(O2rest)、最大O2(O2max)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2)%O2max与%HRmax和%HRR、%O2R与%HRmax和%HRR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p>0.01);3)根据回归方程,11~12岁青少年50%~85%O2max相当于71%~93% HRmax或49%~88% HRR;50%~85%O2R相当于76%~95% HRmax或59%~93% HRR.结论 1)11~12岁青少年在递增负荷运动中HR与O2及相关指标间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提示HR可代替O2来评价运动强度.2)11~12岁青少年在运动时%HRR相对于%HRmax可能更接近%O2max.  相似文献   

9.
探讨呼吸肌训练能否影响以主观感觉为主要判定标准的VO2peak值以及肺功能和运动能力。方法:观察了为期4周的吸气肌力量训练过程中VO2peak值、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动态改变。结果:随吸气肌训练周期的延长,吸气肌力量、GXT运动持续时间及完成的最大负荷值以及VO2peak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均呈显著性意义的增加(P〈0.01);而对照组则没有显著性意义的改变(P〉0.05)。MV、VCmax和FEV1均没有显著性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4周吸气肌力量训练可显著性提高以主观感觉为主要判定标准的VO2peak值以及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XT)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锻炼者提供一份有关登楼运动能量消耗的参考,有助于激发锻炼者更好地利用楼梯锻炼。方法:61人,33人为上楼组,28人为下楼组。GXT试验确定HRmax和VO2max。登楼测试,上下楼分开进行,测量运动中HR和VO2等指标。结果:GXT测试:上和下楼组HRmax均值分别为189±10b/min、188±11b/min;VO2max分别为2790±643ml/min、2654±421ml/min。登楼测试:上和下楼组HR均值分别为165±12b/min、108±14b/min;VO2分别为2362±698ml/min、1295±231ml/min;能量消耗分别为25.6kcal(11.4METs)、12.7kcal(6.1METs),总耗能38.3kcal;上或下一个阶梯耗能为0.129kca、0.064kca。结论:上楼运动VO2和HR相当于85%VO2max和87%HRmax,下楼为49%VO2max和57%HRmax,符合ACSM健身标准。每天登12层楼5次(或持续21min),可消耗200kcal,每周四次,共800kcal,符合ACSM健身指南。因此,登楼锻炼可达到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对中国国家队比赛的监控及在对足球比赛跑动、比赛心率、技战术负荷等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对比赛负荷的构成及量度进行理论层面的剖析.结果表明:足球比赛负荷平台的强度是心率157~175次/min,足球比赛负荷视为以70%~90%的强度完成高强度有氧运动持续34.6s,间歇21.6s,持续2个45min,组间休息15min,总运动时间48~65 min的间歇性有氧运动.运动员在快速运动形态负荷量为4.32~5.85min,负荷强度为心率在175次/min以上;中速运动形态形成的负荷量为4.32~5.85min,负荷强度为心率范围175次/min>心率≥165次/min;大部分比赛时间内运动员保持慢速运动形态,负荷量为39.36~53.3min,负荷的强度为157~175次/min.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递增负荷下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率变异性,采用电子跑台递增负荷的测试方法,用芬兰心率遥测仪(polar RS800)远程遥测对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HRV时域、频域进行分析。让所有运动员以6m/s的起始速度,每分钟速度增加2m/s,测试时间6min。结果显示:1)以年龄分组比较显示LF,LF/H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都无差异性;以专业分组比较显示,HRp,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SD1,L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心率分组比较中显示,HRp,SD1,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都无差异性。2)男运动员之间比较显示,年龄分组所有HRV变异性指标都无差异性。在以专业分组的比较过程中显示,HRp,SD2,RMSSD(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在以心率分组的比较过程中显示,HRp,SD1,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RMSSD(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女运动员之间比较显示:HRp,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心率分组的结果比较过程中显示,HRp,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年龄分组的结果比较中显示,LF/H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3)以专业分组比较显示:一级和健将级分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二级分组比较显示,SD1,LF/H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心率分组的结果比较中显示,HRp(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SD1,SD2,RMSSD(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说明HRV指标可以作为一个监测运动效果的有效指标,并进一步为量化运动训练作出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递增负荷运动对心电频谱分析的影响,我们采用标准12导联引导心电信号,测试了30名大学生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心电频谱图,所测得结果提示如下:频率成分能量比W1〔W1=E(100-1000Hz)/E(0-1000Hz)〕,W2〔W2=E(80-300Hz)/E(0-1000Hz)〕,在一、二级负荷运动后增大(P<0.05),三级负荷后恢复到安静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体力活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为确定能有效提高呼吸机能水平的体力活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0名不同体力活动水平50-59岁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将其分为低、中、高体力活动组,并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记录各级负荷的摄氧量(VO2)、二氧化碳输出量(VCO2)、潮气量(VT)、通气量(VE)及呼吸商(RQ).结果:安静状态高体力活动组和低体力活动组摄氧量、二氧化碳输出量、潮气量、通气量和呼吸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高体力活动组和低体力活动组呼吸机能各指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低体力活动组与中等体力活动组呼吸机能各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体力活动对呼吸机能有影响且体力活动量必须≥3 000 MET-minutes/week才能有效提高和维持呼吸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以Th1、Th2细胞为指标,观察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过程中免疫平衡的动态变化。研究方法:雄性8周龄SPF级昆明小鼠进行六周的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每天一次,每周六天。分别在0周、2周、4周和6周取血,流式细胞术直接测定血液Th1、Th2细胞数量。研究结果;六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过程中Th1细胞数量第2周明显下降,2周、4周呈上升恢复趋势,6周时基本恢复到正常;Th2细胞运动后2周、4周和6周各组均显著上升。提示在六周的运动过程中,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呈增强趋势;在六周的运动周期中,各个采样时点Th1/Th2比值都显著下降。研究结论:六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过程中,Th1细胞数量的下降,同时Th2细胞增多。Th1/Th2平衡向Th2一侧极化,提示免疫平衡向体液免疫侧漂移。  相似文献   

16.
采用遥测技术和多项式拟合与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7所高校的学生体育课内容和运动生理负荷强度以及负荷分布特点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分析研究,为广东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实验数据.结果显示,广东高校体育课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育课内容丰富,学生的体能得到了强化训练;课的总体平均生理负荷强度(用心率指标表示)为142次/min,其中男女生分别为144次/min和137次/min.与华南地区高校和全国高校平均体育课强度负荷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传统穴位针刺对运动应激后心脏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在运动比赛应激后和实验室内递增负荷运动后,穴位针刺对心脏功能的恢复作用,对12名参加全国拳击比赛的优秀运动员在半决赛和决赛后2min内末针刺和针刺足三里穴,并均进行超声心动图的测试,发现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左室平均排血速度(SV/LVET)、心脏效率(LV/mV_o2)均有显著性差异;对31名北京体育学院大学生,在实验室条件下,给予两次相同的递增负荷运动,在恢复期的10min内,一次进针双侧内关穴与另一次未进针穴位相比,由同步记录的超声心动图观察到COI在恢复期第5min起作用、ESV在恢复的第10min起作用,而HR、EDV的均值分别在第5和第10min均有显著性效应,提示针刺双侧内关穴,对加速运动后心脏疲劳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另外,提出穴位针刺的留针时间、捻转、提插方向、针刺的强度、深度以及被试者本身的机能状态,均对穴位针刺的效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篮球比赛与训练的Player LoadTM及IMA进行分析,探讨Player LoadTM、IMA在监控篮球训练与比赛负荷中的应用。方法:在专项能力提高期以及京津冀男子篮球对抗赛期间,利用Catapult Minimax S4对河北青年男子篮球10名运动员进行外负荷监控,采用Player LoadTM及IMA的计算模式对训练及比赛负荷进行分析。结果:(1)篮球比赛中,第二节运动负荷最高,第三节最低;中锋纵跳较多,可达1.33次/min、而外线球员水平面运动较多;全队加/减速比值为1.45:1、左/右变向比值为1.15:1。(2)一周训练中,周二与周五运动负荷较高;相较于教学比赛及普通训练课,正式比赛持续时间短、强度高、负荷量低;外线球员比内线球员平均每节训练课负荷强度高1.4、负荷量多150;结论:(1)Player LoadTM及IMA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篮球运动员实际完成的运动负荷。(2)在比赛时,外线球员在水平面的运动较多,中锋的垂直纵跳较多;各位置球员加/减速、左/右变向的比例出现较大的不均衡。(3)训练与比赛实际负荷特征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压痕试验法研究递增负荷训练对SD大鼠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100只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个训练周期(8 W、9 W、11 W、13 W和15W)的运动组(8W-T,9W-T…15W-T)及相应的对照组(8W-C,9W-C…15W-C),每组各10只.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大强度跑台训练.采用压痕法测定第一腰椎椎体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指标,并与平行实验中用压缩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训练周期接近9 W时,运动组松质骨的最大载荷开始低于对照组,至11 W时,运动组与对照组间开始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04),并一直持续至15 W;压缩法的测量结果也是在11 W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最后结论:压痕试验可以很好地检测出松质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与压缩法相比,压痕试验法对松质骨力学性能进行洲定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去负荷及再负荷过程PI3K/Akt/GSK-3β信号途径的变化,并探讨该过程对骨骼肌蛋白分解及合成代谢的影响。研究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NC)、去负荷14 d模型组(TS)、去负荷14 d+再负荷自由活动14 d组(NR)、去负荷14 d+再负荷离心运动14 d组(ER)。用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PI3K、Akt、GSK-3β和P-GSK-3β的表达。研究结果:与NC组相比,TS组腓肠肌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以不同方式再负荷14 d都能使腓肠肌蛋白含量提高,NR与ER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ER组PI3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R组(P<0.05);ER组Akt也高于NR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ER组的P-GSK-3β和GSK-3β蛋白表达与NR组的相似趋势,其中ER组的P-GSK-3β与N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GSK3β则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去负荷条件下,PI3K/Akt/GSK-3β信号对骨骼肌蛋白分解影响较小;再负荷条件下,离心运动能加强PI3K/Akt/GSK-3β信号作用,参与骨骼肌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