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对体育法规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诸如,反兴奋剂、足坛“黑哨”、球场观众暴力、体育纠纷、体育彩票。并就这些问题把中国与国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借鉴其有益之处,为完善我国体育法规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日本大众体育管理体制及社区体育的运行模式和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大众体育管理体制及社区体育的运行模式和特点进行研究,认为日本的大众体育管理体制比较完善,政府对大众体育的管理以服务为宗旨,管理和经营分开,基层体育组织"自由度"比较大,充分体现了"民本位"的管理思想;在社区体育的运行模式上,以社区体育俱乐部活动为栽体、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为依托、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综合利用为基础,健全相关法规,"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了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值得正处在改革初期的我国社区体育借鉴.  相似文献   

3.
建立以<体育法>为核心的我国体育法规体系的框架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和加快以《体育法》为核心、以建立体育法规体系为目标的配套体育立法,是当前实施《体育法》、全面实现“依法治体”的重要任务。在对我国体育法规体系总体框架模式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对该体系各部门体育法规的基本框架进行了理论预测和研究构想,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体育立法项目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演变脉络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979-2008年共30年间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作为研究对象,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中央政府层面颁布的与学校体育有关的公共政策进行了整理研究.通过整体分析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数量变化和政策法规内容变迁,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进行了探索,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发展"三阶段、三导向"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格局."三阶段"为拨乱反正与调整发展期、平稳发展期和新世纪发展期;"三导向"为教育化导向、竞技化导向和军事化导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往体育法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完善我国体育法规建设,是我国体育法制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现行《体育法》与国民政府体育法规在总则、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团体、保障条件和法律责任等7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了国民体育法规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了现行体育法的特点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体育法规清理原因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体育法规清理进行了追溯。到目前,较大规模的清理进行了几次。通过体育法规清理,我国现行体育法得到了修改,法律汇编具有了较为丰富的实践。通过清理发现的问题包括:废止的法规多,修改少;清理模式单一,以集中、被动清理为主;部门清理较多,各类法规清理之间协调不够以及清理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为此提出加强理论研究、完善体育法规清理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高校体育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立法和教育立法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表明,由于历史的原因,也由于缺乏对体育法学的研究及必要的立法规划、组织等工作,使得三十多年来颁布的高校体育法规比较零碎,缺少一批基本的高等教育法律来统帅。在现有的高校体育法规中,大多为“暂行”、“试行草案”,缺乏法律的确定性、系统性、稳定性和权威性。造成对法规执行中的若干问题。本文试图从高校体育法研究目标的六个方面及目前应尽快建立的法规条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赵克  黄文仁  骆映  谢洪伟  任慧涛 《体育科学》2012,32(3):10-16,27
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精神及基本原则,通过对建筑规划领域和体育部门相关法律法规梳理与比较分析,认为城市居住社区体育用地法规正当性缺失是导致体育用地供给失衡、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社区体育用地公益性的法理辨析基础上,主张"划拨用地";并强调关注弱势群体:"别把保障性住房建成现代贫民窟";提出公共服务"下沉"到居民小区:建设五级大众体育健身设施网络整体构思,以及城市社区体育用地法规正当性补救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体育立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社会体育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立法的基本思路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其结论是进行体育立法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所研究的社会体育法在整个体育法规体系中应位于《体育法》之下,属于子部门法典。研究的目的是为决策者制定社会体育法提供决策依据,从而通过社会体育法的制定实施,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外体育保险业政策法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我国体育三大领域对体育保险的迫切需求,我国的体育保险业正在全力以赴与国际体育保险业接轨。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和体育保险业发达国家的体育保险政策、法规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发表的《在路上: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与《刚刚在路上:再论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为蓝本,探讨了中国体育法学发展问题。近些年,中国主流的体育法学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未能直面中国的体育法治实践和诸多经验素材,研究语境日渐远离体育实践的现实场景,缺乏对体育法律问题与其他社会现象勾连关系的关注。基于此,笔者阐述了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中理论构建本土不足、研究主题缺少对中国体育法制现实问题应有关注以及体育法学研究的是体育法律规范还是人及其体育实践等问题。研究认为:体育法学走的是建构理性之路。体育法运作根本上是人的体育实践,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因体育而生之法,而非制定体育之法。未来中国体育法学发展应直面现实的体育法律现象、规律,可依循一条从实践出发的社科法学进路前行,以扩展研究体育法学问题的知识界限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考察金融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式、困境和政策选择等问题。研究表明:国家政策虽然促使大量资金注入了体育产业,但由于法律制度缺失、优惠政策不连续、财政投入不足、既有政策缺乏耦合性、体育类需求被挤压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体育企业融资难和体育保险发展落后,金融助推体育产业发展的效果欠佳;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国情来创新体育金融产品、建设体育融资平台、创新担保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并确保金融政策具有耦合性,增加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进而促进金融业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法的价值研究属于体育法的基础理论研究,随着体育法学不断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体育法的价值问题。我国学者在进行体育法的特征研究、体育法研究方法的研究、《体育法》修改理念的研究和体育权利的研究过程中都会涉及体育法的价值研究,在国外,体育法的价值是相关著作中所必需涉及的问题,学者们都是集中某一层次或某一种价值的研究。而无论国内和国外,体育法的价值冲突、价值评价、价值实现等问题学界还少有人进行研究,这些问题应该在今后体育法的价值研究中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中美学校体育之比较,对两国学校体育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阶段的体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郭树理  周青山 《体育科学》2006,26(12):73-76,84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考察普通法系国家体育法著作的概况,具体分析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若干体育法著作的主要内容。研究认为,普通法系国家的体育法学研究高度关注体育领域竞争法和劳动法的适用问题}在研究对象上重视对体育行会规章制度的探讨;在方法论上以问题为中心,强调对判例的研究。英美法系国家的体育法学研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基本研究框架,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体育职业化的深入,体育经纪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文章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考察了当前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国外一些国家的体育经纪人管理及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和借鉴,从而提出对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中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旅游研究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的概念、产品体系、特征以及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旅游研究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国外体育旅游研究正朝规范化道路发展,而国内体育旅游研究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提出国内体育旅游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和先进研究方法及理念的研究,重点研究体育旅游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演进规律,为我国的体育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权利义务、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外部关系、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和民主决策三个方面讨论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上的法律问题。作为企业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其基本权利为企业法人财产权;其特殊权利是指俱乐部依法所享有的各项优惠权利。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外部关系包括:俱乐部与政府、协会及其他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尚未形成现代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其内部监督机制和民主决策方面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历史资料为线索,综合考查近代两次“土洋体育”之争的来龙去脉,以及争论对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考查得出的结论:我们“往往学了西国的皮毛”,而对体育缺乏“详细的研究”;提倡体育“国性不可或忘,国情不可不知”,选择适合我国实际的体育方式,能够促进体育界对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再认识,对重新估价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