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行 《科研管理》2018,(1):108-118
CEO的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股票价值变动,而由于某种原因引致的CEO离职行为及公司的继任决策更是股票收益变动重要影响因素。继任决策一般由企业董事会提出并决定,所以,董事会结构对继任类型的选择有很大影响,研究发现外部董事比重和权力特征是影响CEO继任选择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我国2000-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之后发现:CEO离职之后,公司的外部继任决策成为最优决策;外部董事的比重与外部继任CEO概率之间存在正向关联性,且外部继任CEO的概率随着外部董事比重的增加而呈现单调递增趋势;CEO的"自愿"和"强制"离职两种情况下,外部董事比重与外部继任概率之间都是单调递增的关系;从继任信息公布后的企业平均股票收益情况来看,企业股东会从外部继任决策中获益,而内部继任时企业股东利益会受到损害;企业规模越小,外部继任决策效用越高,而企业规制性程度越高,外部继任决策效用越低。  相似文献   

2.
张兵  徐金发  章清 《科研管理》2005,26(1):53-59
CEO继任是企业成长发展中的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CEO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家才能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长和绩效。正因为如此,对CEO继任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CEO继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前任离任和后任继任两个相继发生的事件所组成。归纳国外关于CEO继任问题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描述CEO继任模式:一是继任者的来源;二是前任CEO离职时的情境。继任者的来源一般分为内部继任者和外部继任者。前任离职的情境一般区分为强迫更替和自然更替。所谓强迫更替是指CEO不情愿地被免职,自然更替是指CEO志愿退出CEO的职位。因此,国外研究一般将CEO继任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即(1)志愿离任、内部继任,(2)志愿离任、外部继任,(3)被迫离任、内部继任,(4)被迫离任、外部继任。关于CEO继任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比较多的研究认为,非常规(强迫离任)会显著影响企业绩效,可以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常规继任(志愿离任)不会引起企业绩效的变化。外部继任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相关,内部继任与企业绩效关系不大。George boyne and Jay dahya(2002)对公共组织CEO继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的研究认为,CEO继任受外部约束的限制(如法律、政府税收政策等)和内部约束的限制(如CEO的正式职责、权力集中的程度)。新任CEO继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一系列策略改变而实现的,这些策略包括采用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新的流程、聘用新的人员到高的职位或采取一种新的财务预算等。综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得到一个进一步研究的理论框架:企业CEO继任模式受多种约束条件的影响,一是企业外部约束,如行业的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数量以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成熟度等;二是企业内部约束,包括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规模、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企业的文化取向、企业的绐理结构等。这些内部和外部约束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企业CEO的继任模式。CEO继任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途径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结构、企业流程、人力资本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实现的。对于以上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楠  黄静  王斌 《科研管理》2019,40(5):244-253
以2010-2014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资源依赖理论和管理权力理理论,从董事会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探讨董事会如何通过与外部环境其他主体的联系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实施,以及CEO权力对董事会社会资本与企业研发投资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1)董事会商业联系与企业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其中董事参与行业协会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资,而董事兼职其他公司对企业研发投资没有促进作用;(2)由于“政策性负担”的存在,董事会政治联系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消极影响,其中代表类政治联系与企业研发投资显著负相关,而官员类政治联系对企业研发投资没有影响;(3)创业板企业的CEO具有“管家精神”,CEO权力对董事会商业联系与企业研发投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CEO权力显著降低董事会政治联系、代表类政治联系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消极影响;(4)除CEO结构性权力外,CEO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和声望权力均对代表类政治联系与企业研发投资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企业组织的共性问题,探讨了董事会中的大股东、董事会的规模、董事长和CEO是否分设以及外部董事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认为除了董事会的构成,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才能更好地认识董事会在创新决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行业竞争程度与财务困境等企业生存环境指标作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CEO继任来源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CEO内部继任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行业竞争程度越高,CEO内部继任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财务困境则会削弱CEO内部继任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CEO内部继任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影响不显著,对非国有企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CEO内部继任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内忧”会抑制内部继任CEO进行创新,而“外患”却有利于内部继任CEO创新。  相似文献   

6.
临时CEO继任逐渐成为当前不确定性商业环境下组织应对突发性领导权更替的重要策略。聘任临时CEO会如何影响组织的长期投资决策是值得探讨的重要现实和理论问题。本文探讨了临时CEO继任与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CEO特征、高管团队(TMT)特征、外部环境特征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机制。利用2007—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临时CEO继任后存在短期主义视野,对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具有负向影响;CEO学术背景与CEO金融背景能够削弱临时CEO继任与创新投入水平之间的负向关系;当高管薪酬激励较高或党委书记是TMT中的一员,临时CEO继任与创新投入水平之间的负向关系会被减弱;较为完善的地区制度环境或较高的产业竞争强度也能够削弱临时CEO继任与创新投入水平之间的负向关系。上述结论补充和完善了关于CEO继任研究的已有成果,也为企业在面临CEO更替危机时选择合适的临时继任者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部董事数量与企业创新决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外部董事数量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发现有些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存在一定差距。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完善现有理论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重新解释。结果表明,外部董事数量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是董事会规模和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共可以产生四种不同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徐雨森  徐娜娜 《科研管理》2016,37(10):35-42
摘要:近年来,在新兴市场国家,回溯创新的案例不断被发现和总结,日益要求对回溯创新的类型进行理论提炼。首先,基于企业在“创意/概念”环节与“研究开发”环节的主导深度,归纳了“弱创意、弱研发”、“强创意、弱研发”、“弱创意、强研发”、“强创意、强研发”四种典型类型。接下来,总结了同以上类型相对应的创新策略(分别谓之为“市场竞速”策略、“利基市场”策略、“开发领先”策略和“全面领先”策略),并且指出采用这些策略企业所需要具有的能力支撑。最后,通过对相关企业不同阶段回溯创新的分析,归纳出本研究中回溯创新可以遵循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段海艳 《软科学》2016,(1):61-65
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忙碌董事对董事会监督、咨询效率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忙碌董事与董事会监督效率负相关;忙碌董事与董事会咨询效率正相关,在投资不足企业更为显著;忙碌董事有利于"低监督成本、高咨询需求"企业绩效的改善,对"高监督成本、低咨询需求"企业绩效影响不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下海潮”在公司高管团队中形成了学者型CEO的独特现象。本文从这一现实背景出发,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实证检验了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CEO学术经历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约10%,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地,当CEO权力越大或来自内部晋升等CEO对创新决策的影响力越大时,其学术经历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越强。作用机理的检验表明,当CEO从海外取得学术经历或具备高层次学术经历时,其所在企业的创新水平更高;同时,有学术经历CEO所在企业更有可能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从而为本文的“创新精神塑造假说”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企业创新和高层梯队理论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制定科学合理的CEO聘任决策及推动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学术人员在学术机构间跨国迁移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术机构间的学术距离,还取决于学术机构在迁移网络中的位置。文章运用1-4批次信息科学领域“青年千人”入选者在学术机构间跨国迁移数据构建了学术人员跨国迁移网络,运用双边引力模型和泊松回归分析方法从组织层面揭示了学术人员在学术机构间跨国迁移的组织动因。结果表明:“青年千人”在学术机构间跨国迁移时,迁入迁出机构间的学术距离直接影响学术人员的迁移决策,学术机构间学术距离越近,学术人员迁移成功的概率越高;迁入学术机构在跨国迁移网络中的入度中心度越高,学术人员迁入的概率越高,迁出学术机构在跨国迁移网络中的出度中心度越高,学术人员迁出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企业研发投资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物质保证,而研发投资效率则是保证企业研发投资能够真正实现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做出的决策质量的大小会影响到企业的研发投资效率。本文选取我国2013—2015年披露研发投资费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和检验董事会资本与企业研发投资效率的关系。从董事会资本的2个组成维度:董事会人力资本和董事会社会资本,分别探讨董事会资本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与研发投资效率成正向相关,可以减少投资不足,抑制投资过度;董事会人力资本中的董事受教育程度对投资不足的影响要大于投资过度,而董事的团队异质性对投资过度的影响要大于投资不足;董事会社会资本中的董事间联系对投资不足的影响要大于投资过度,而董事的政治资源对投资过度的影响要大于投资不足。研究结论丰富了董事会资本的理论研究,可以为企业遴选董事会成员,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肖丁丁  王保隆  田文华 《科学学研究》2020,38(11):2048-2057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以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海外技术并购战略下组织双元能力的成长趋势与特征,检验了外部技术资源属性与内部吸收能力对其成长过程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海外技术并购后,企业双元能力存在三种不同的成长轨迹,开发能力成长存在“增长模式”和“下降模式”两个潜在亚类,探索能力成长存在“增长模式”和“倒U型模式”两个潜在亚类,并且企业双元能力中“增长模式”的初始能力水平高于“下降模式”和“倒U型模式”;技术资源互补性对企业探索、开发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资源相似性仅对开发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及其与技术资源互补性、相似性的交互项分别对企业探索、开发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汤志伟  韩啸  李洁 《情报杂志》2015,(3):171-175,185
决策者容易被决策方案的框架所干扰,面对效用相同的方案因其框架不同而做出不同选择,而这些选择有时会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决策绩效。文章以框架效应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外部表征形式转换成图形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将信息外部表征形式(文字、图形)与框架效应类型(风险、属性、目标)构建成2×3被试间实验,以153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分别对文字和图形表征形式下的决策框架进行选择,研究发现,图形表征组在风险和属性框架类型下的决策行为没有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从创新投入,未控制投入的创新产出和控制投入的创新产出三个层面研究企业创新绩效,分析CEO过度自信对三个层面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特征在上述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利用2007~2015年中国A股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和CEO两职兼任增强了上述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占比削弱了上述正相关关系;董事会流动性增强了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刘兵  李玉琼  刘赟 《科研管理》2006,40(11):95-101
核电“走出去”是我国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存在抢占市场与投资高风险的决策困境。核电企业“走出去”需要抓住关键的机会,错误时机的投资失败率很高。三代核电技术的出现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新技术的扩散特征显著地影响到“走出去”机会窗口的开启。借鉴Bass模型,发现技术创新系数越大,核电“走出去”机会窗口宽度越小、模仿系数越大,机会窗口宽度越大;通过对“华龙一号”扩散预测证实了投资最佳时机相对于收益最佳时刻的后置。目前,由于福岛核事故对安全技术产生的重大影响,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机会还不是很成熟,应该加强合作网络的建设,等待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7.
刘兵  李玉琼  刘赟 《科研管理》2019,40(11):95-101
核电“走出去”是我国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存在抢占市场与投资高风险的决策困境。核电企业“走出去”需要抓住关键的机会,错误时机的投资失败率很高。三代核电技术的出现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新技术的扩散特征显著地影响到“走出去”机会窗口的开启。借鉴Bass模型,发现技术创新系数越大,核电“走出去”机会窗口宽度越小、模仿系数越大,机会窗口宽度越大;通过对“华龙一号”扩散预测证实了投资最佳时机相对于收益最佳时刻的后置。目前,由于福岛核事故对安全技术产生的重大影响,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机会还不是很成熟,应该加强合作网络的建设,等待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创新要求企业跨越组织边界搜寻外部知识。为了识别“前瞻-反应型”二元搜寻平衡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动态匹配规律,基于我国中小企业调查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平衡式搜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二元搜寻平衡模式存在差异。在初创期,前瞻型与反应型两类搜寻策略间不存在互补效应,且二元均衡程度过高或差异过大,均不利于企业创新;而在成长期,前瞻型与反应型两类搜寻策略间存在互补效应,且同时性平衡程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好。据此探讨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最佳平衡模式,即初创期的企业选择“间断性平衡”较为合适,进入成长期后,企业需要将平衡模式转换为“同时性平衡”。  相似文献   

19.
谢凤华  顾展豪  范曦 《科研管理》2018,39(12):152-161
服务行业顾客参与特性导致多数服务从业者与顾客一直会有密切接触,并且在“顾客至上”这一服务业最高准则“压迫”下,即使顾客存在不当行为,服务从业者也被迫“笑脸迎人”,但员工有正常的情感需求,这种不良服务环境的常态化,容易导致员工负面情绪和行为,最终可能造成顾客、企业、员工三输的局面,故顾客不当行为正逐渐成为服务行业以及从业者重大的工作阻碍。本研究从一线服务型企业员工角度出发,探索在面对面的服务情境下,顾客不当行为各维度对一线服务人员报复倾向与离职倾向的影响,并检验情绪失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卷入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顾客不当行为三个维度(言语侵犯、无理要求、违规行为)对于员工情绪失调影响显著,从而导致员工产生报复倾向和离职倾向,卷入程度在其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5,(10):69-73
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基于结构和行为视角的两类董事会特征指标,实证检验了私募股权(PE)投资对公司董事会特征及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PE的参与对被投资公司上市后的绩效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董事会特征方面,有PE投资的公司表现为更低的独立董事占比和CEO双重性比例;PE的参与会使得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占比对公司绩效的负面效用增强。这进一步说明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并未对公司产生良好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