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谢磊  马士华  桂华明  黄培 《科研管理》2012,33(11):96-104
在企业调研、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供应物流协同理论,不仅注重多个供应商与下游制造商的协同,同时考虑各个供应商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满足下游制造商的需求。设计供应物流协同量表,分为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供应商之间协同、物流服务能力三个维度。提出供应物流协同、供应链敏捷性、供应链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与"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站e-works"合作发放问卷收集数据,通过统计分析验证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并且实证分析供应物流协同对供应链敏捷性、供应链企业绩效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客户参与、供应商参与、新产品上市速度与企业运作绩效、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176份制造企业的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客户参与和供应商参与对新产品上市速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新产品上市速度对企业运作绩效和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客户参与和供应商参与对企业运作绩效和经营绩效的影响都是通过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来实现的,新产品上市速度是客户参与、供应商参与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完全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多市场接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考察多市场接触对下游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影响,本文将研究的注意力转向上游要素市场。基于多市场接触理论和动态竞争的意识—动机—能力 (awareness-motivation-capability, AMC) 框架,探讨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对全球最大的38家制药企业2007—2016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把企业间竞争的范围延伸到上游研发市场时,多市场接触会表现出显著的竞争效应,即多市场接触会正向影响企业的研发强度,从而说明经典的相互克制效应并不适用于要素市场。此外,本文检验了多市场接触和研发强度关系的边界条件,焦点企业专利存量和现金持有比会削弱多市场接触和研发强度之间的正向关系,而销量下降产品比例会强化二者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纲 《软科学》2014,(5):130-134
以一个上游企业和两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二级产业链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价格机制和水平溢出对下游企业研发产出及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下游企业选择独立研发或合作研发时,水平溢出对下游企业研发产出以及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种影响不会因为上、下游企业之间价格机制的改变而变化;在两种价格机制和两种研发策略的策略组合中,最优共赢策略是下游企业与上游企业采取固定价格机制,并与其他下游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在这种策略下,下游企业的研发产出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利润都会随着水平溢出效应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基于供应链上存在两个上游厂商和无数个下游厂商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分析了上游一家厂商独立进行研发活动,以及与下游部分厂商构建纵向RJV的两种创新形式.进而研究纵向溢出效应对企业研发活动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纵向溢出效应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会给下游企业带来明显益处,构建纵向RJV后的纵向溢出效应临界值大于上游企业独立研发时的溢出效应临界值,纵向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加入纵向RJV的下游厂商利益.为保证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鼓励企业构建纵向RJV,并根据纵向溢出效应水平对进行研发活动的企业进行补贴.  相似文献   

6.
李宛  陈良华  迟颖颖 《软科学》2023,(3):97-102+126
基于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供应链上下游关系集中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对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影响,较高的供应商集中度会抑制企业绿色创新,较高的客户集中度会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财务业绩对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强的环境规制能够弱化上游供应商集中度过高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阻碍作用,而消费市场较强的环保偏好强化了下游客户集中度高对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聚焦于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供应商所处位置对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程度的作用方式,通过对广东省某整车企业的50家供应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供应商在供应链上的位置显著正向影响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水平,即供应商越靠近供应链下游,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水平越高;此外,企业所有权属性也显现出对二者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当供应商为内资企业时,其供应链层级对其参与客户新产品开发水平的影响更强。该研究揭示供应链结构对企业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BL模型(2001)为基础,以2-2的纵向关系为例拓展研究了纵向研发联盟(VRA)的竞争效应,分析了有效市场规模增长率对纵向研发联盟结构选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个上游和2个下游的情形下,让垄断上游主导设计VRA是社会有效的;当1个上游和2个下游形成联盟后,在不打破联盟结构的情形下,对于有效市场规模增长率较低的非颠覆性创新,独立的上游企业加入中间品市场竞争是社会有效的;多个VRA竞争的有效性取决于有效市场规模增长率和研发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聚焦于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供应商所处位置对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程度的作用方式,通过对广东省某整车企业的50家供应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供应商在供应链上的位置显著正向影响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水平,即供应商越靠近供应链下游,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水平越高;此外,企业所有权属性也显现出对二者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当供应商为内资企业时,其供应链层级对其参与客户新产品开发水平的影响更强。该研究揭示供应链结构对企业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5,(11):50-55
以RBV、KBV等为理论基础,用收集的2002~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所公告的308个新产品项目,对开发中合作伙伴的类别数、每一类伙伴的数量、所有合作者的总数如何影响新产品项目的开发绩效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新产品开发合作中的供应商数量、客户企业数量、合作伙伴的类别数各自与新产品项目的开发绩效分别存在正向的对数型关系;合作中的同行竞争者数量、合作伙伴的总数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分别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工业企业R&D/NPD项目动态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权  官建成 《科学学研究》2002,20(2):179-184
本文首先对北京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R&D/NPD(研究开发 /新产品开发 )项目中止决策问卷调查 ,并利用逐步判别分析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 ,识别出了在项目开发不同阶段影响R&D项目成败的关键因子。进而 ,在逐步判别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用于监控项目实施状况的成功概率模型 ;此外 ,对中止阈值的设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提出了确定阈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曹勇  陈仁松  赵莉 《科研管理》2009,30(3):9-16
摘要:本文以我国制造业部分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新产品开发(NPD)过程中模糊前端(FFE)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大样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假设,构建了FFE创新要素与NPD项目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根据对160家我国制造企业NPD项目的调查数据,运用AMOS验证模型,得出3个重要结论:FFE阶段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的降低与NPD项目的效率和效力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其二,初始规划强度与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的降低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最后,相对于消费品企业而言,工业品企业的管理层更容易做出对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有显著效果的初始规划。  相似文献   

13.
We analyse the impact of R&D cooper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four types of R&D partners (competitors, suppliers, customer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considering two performance measures: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vity in innovative (new to the market) sales. Using data on a large sample of Dutch innovating firms in two waves of the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1996, 1998),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R&D cooperation in 1996 on subsequent productivity growth in 1996–1998. The results confirm a major heterogeneity in the rationales and goals of R&D cooperation. Competitor and supplier cooperation focus on incremental innovations,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of firms. University cooperation and again competitor cooperation are instrumental in creating innovations generating sales of products that are novel to the market, improving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firms. Furthermore, customer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knowledge for firms pursuing radical innovations, which facilitate growth in innovative sales in the absence of formal R&D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4.
顾晓敏  任爱莲 《软科学》2011,25(3):57-60
基于70家电子类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实证研究了企业学习能力与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学习能力能显著提升与供应商的合作创新绩效,高学习能力的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绩效也高,但其与顾客的合作创新绩效与低吸收能力企业差别不大,学习能力对企业与竞争者合作的创新绩效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组织信息加工理论,以高管参与为中介变量,以技术动荡性为调节变量,构建项目组合管理实践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对来自不同行业的169位项目经理和公司高管开展实证研究发现,项目组合管理实践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高管参与在项目组合管理实践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动荡对项目组合管理实践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低技术动荡条件下,项目组合管理实践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直接影响,高管参与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研发与服务的联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聚焦新产品开发、新产品研发管理,继而对新产品研发过程及研发过程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服务因素对于成功的新产品研发是不可或缺的,研发与服务的联动可有效降低新产品研发的风险,并且贯穿于新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确定了企业协同创新的6个主要外部主体,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有效收集了254份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企业与不同主体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并探究了对应的竞争者协同创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与政府、竞争者、供应商、客户、研究组织、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企业-客户>企业-供应商>企业-研究组织>企业-竞争者>企业-中介机构>企业-政府。(2)竞争者与政府、供应商、研究组织、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会对相应的企业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竞争者-客户协同创新没有这样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顾客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  宣国良 《科学学研究》2007,25(1):147-151
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市场环境的动态性、企业所研发新产品的技术成熟度以及顾客的特性都会影响新产品开发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顾客知识都能促进新产品开发(NPD),企业应该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恰当的顾客进行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19.
张军  姜中霜  谢俊楠 《科研管理》2021,42(11):190-199
    用户参与企业创新是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手段,但在吸纳用户参与自身创新过程时,企业需要在开放式创新的价值共创之利与管理复杂性之弊之间进行权衡。不同类型用户参与对企业NPD效应的差异及影响机理仍未得到充分揭示。基于创新理论与组织理论,采用444份国内企业样本,探索用户作为企业外部能动的创新源参与到企业创新过程中,对企业的组织协调机制及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吸纳用户参与创新将有利于提升NPD绩效,但不同模式的用户参与提升企业NPD绩效的组织过程存在差异;用户以信息提供的方式参与企业创新,对企业NPD提升效应最强;组织跨界协调在用户参与提升企业NPD绩效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特别是,对于用户作为独立创新者的参与方式,企业须经由正式设计的跨职能沟通机制,才能真正利用其有效贡献于企业NPD绩效的提升,否则用户独立创新可能对企业NPD绩效造成损害。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意义与研究局限。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point of view regardin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a high-tech field requiring the merging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As a case study, we examine the dynamism of the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 in NPD at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NTT), a traditional Japanese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y, as it merges and integrates the different elements of broadband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operation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processing technology etc., and we analyze the NPD processes of NTT.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 strategic team at NTT, consisting mainly of informal cross-functional middle managers transcending NTT's business divisions, formed strategic communiti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mpany, and then formed a network that transcended the strategic communities' boundaries. The synthesizing capability of the leadership-based strategic communities comprising community leaders inside the networked strategic communities enabled NTT to build new business models aimed at customers and achieve successful NPD ahead of other competi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