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道德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但在道德社会化中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重视的隐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对社会教化的重视和社会环境的优化,改进道德教化方式,注重大学生在国情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道德教化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前提条件。本文从道德教化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道德教化的现实问题,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道德内化与道德教化——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内化和道德教化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对道德需要,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整合道德教化和道德内化,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以依法治国为基本国策的当下,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依法办事是教育的基本准则,以德教化人是教育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以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是:强化大学道德教化的功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重视网络媒体的影响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要群体,在所有群体中,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要相对较好,但是也仍然存在一定的道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网络道德问题有: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色情以及网络诚信缺失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让大学生的道德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仍然可以得到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门类,在三维图形技术、模拟传感技术、显示伺服技术等的工作作用下,该技术能够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触觉和嗅觉等感觉世界,用户可以在这一虚拟世界中进行浏览与交互式考察。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建构主义视角下虚拟现实技术对大学生的道德教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本文对虚拟现实和建构主义进行了阐述,其次以此为基础,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生道德教化中的应用和障碍进行了统计分析,再次,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给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大学生道德教化的实现途径。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大学生的道德教化寻找一个新的途径,以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战后发达国家在推进民主政治体制现代化的过程中,关注道德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社会道德教化的调适。道德教化是社会道德重塑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人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意识并不可能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校、家庭教化与社会影响的结果;宗教是西方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道德是西方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基础之一;社会道德教化,家庭道德教育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媒体的引导与教化的作用十分突出,除了各种报刊杂志、书籍、音像资料之外,一些国家还开设有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电视台或电视频道节目,主要讨论公众关心的社会道德问题;社会文化氛围,尤其是高雅的文化环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忽视;国家统一管理指导道德教化,较能有效运用行政与法令的力量,协调道德教化的所有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更有效地实现道德教化的目标。就现代社会的道德教化的某些普遍规律而言,发达国家的道德教化的不少做法,仍然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与法制建设并举;社会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道德教化协调配合;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及其道德水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由于存在表面化、理想化倾向,加之学生自身对德育教育重视不足,致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过程中易产生道德偏差。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走上社会的加油站,而且学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早期儒家人文精神贵仁重德、重视人性道德教化和人格修为 ,以求臻于圣贤 ,其人文精神中渗透出了浓郁的人道主义和仁爱主义色彩 ,这对于现世的道德危机、人性沦丧和社会问题有突出的医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道德和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中的共性和区别,重视道德在传播过程中的教化和感染作用,对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有重  相似文献   

12.
感恩意识是道德品行的善端,它能升华道德情感,拓展道德理念,融洽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社会的道德教化和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感恩意识的培育和扩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感恩教育成为高校德育的软肋,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甚至出现了道德和人格的缺陷。因此,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开展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的原因,客家人十分重视道德教化。客家人的道德教化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主要通过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匾额、堂联、族谱、史志、谚语、格言、山歌、民瑶等形式加以传承,激励着客家人奋发向上,使得客家社会和谐稳定,人们安居乐业。从客家文化这一文化样态中汲取养分,重视道德教化,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化是接受社会教化,获取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其内容主要表现在政治、道德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大学德育由于存在表面化、理想化倾向,加之大学生本身对德育教育重视不足,与社会道德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别,致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过程中易产生道德偏差。高校作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和渠道,需要在社会道德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其道德教育的目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需求合理契合的途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见义不为这一社会现象的造成,与3个内在相连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分别是道德成本的高昂、信任的缺失以及共同体教化的缺位。具体地说,道德成本的高昂导致了见义不为现象的发生,信任的缺失则导致了道德成本的高昂,共同体教化的缺位则导致了信任的缺失。见义不为现象的避免,理应从3个方面入手:降低道德成本、促进社会信任、重视共同体的教化。  相似文献   

17.
早期儒家人文精神贵仁重德、重视人性道德教化和人格修为,以求臻于圣贤,其人文精神中渗透出了浓郁的人道主义和仁爱主义色彩,这对于现世的道德危机、人性沦丧和社会问题有突出的医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教化是一种化诱万民以维系社会统治的政治工具与社会软调控手段,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从历史人类学视域下观照,先秦礼乐社会时期,时人创见了“外物以饰内情”的社会教化方式,青铜礼乐器成为这种教化方式的物质载体,并承载了道德教化、伦理教化、政治教化、警示教化等丰富的教化功能。这种社会教化方式与礼乐文明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先秦社会的良性运行、中华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怎样把握“现代性”,在多元化、开放性的现代社会如何确立道德教化的实践理路,是一个全新的而且重要的课题。刘铁芳博士新著《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以“生命与教化”为题,探讨现代性道德教化的基本问题,这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无疑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敏感话题。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传统的道德教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到严峻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危机,并迅速影响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诚信缺失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用积极、理性的心态去分析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状况和原因,并从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这一层面出发,深入探讨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可行之道,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