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期望理论以关注个体的自我利益为出发点来强调激励水平的效果,文章将期望理论涉及的三个要素:期望值、效价与相关性引入图书馆的用户服务过程,指出馆员与用户激励的双向性与能动性,通过对图书馆用户和馆员的期望理论分析,重点阐述了图书馆用户的激励路径,包括用户"金字塔"式需求的分析、"期望——效价——激励"的动态过程、营造合理科学的目标环境、制定有效的相关性评估体系等,以用户和馆员的双激励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服务是馆员与用户合作的过程,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馆员的行为。在资源条件一定的前提下,服务质量的控制可以看作对馆员行为的控制。根据角色心理管理理论与感知控制理论,图书馆应对馆员心理及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传递正确的角色期望,制订一体化的服务制度,针对不同的服务角色设计不同的服务制度内容,研究服务规则并将其贯彻于服务制度内容,通过强调任务级别减少角色冲突。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创新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嵌入式馆员的服务创新研究中,探析创新自我效能感对馆员融入教学过程、嵌入科研用户和学习共享空间等工作绩效的影响和发挥,提出优化服务创新环境、鼓励馆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利用绩效评估机制激励馆员服务创新是图书馆提高嵌入式馆员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青年馆员的处境、现状出发,介绍并利用期望理论探讨了如何应用期望理论激励和调动青年馆员的积极性,从而让图书馆的青年馆员成为图书馆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理论对提升馆员服务意识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我效能理论在个体进行自我调节过程中占有核心地位。在强调优化图书馆服务的今天,将自我效能理论运用到馆员自我能力信念的培养中,对深化图书馆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自我效能的心理作用机制入手,提出馆员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对学科馆员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型的分析为切入点,引入用户创新驱动理念,构建用户创新驱动下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型,详细地探讨该模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机理,将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活动的实施与开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建议和实践指导。用户创新驱动下学科服务的实现是一项深层的知识服务,图书馆可从政策驱动、激励驱动、用户需求驱动等方面着手建设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通过分析探讨档案用户需求、用户期望及用户感知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以证实用户感知理论在档案服务质量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而为从用户感知角度研究档案服务提供相应理论基础。[方法/过程] 根据文献阅读构建档案用户期望与用户感知质量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或修正;借助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出档案用户期望与感知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 档案用户服务需求是用户产生服务期望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档案用户期望与其感知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正向作用关系,用户对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的评价随着用户对档案服务期望值的提高而提高。该结论使得用户感知理论在档案服务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满意镜像”理论与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测度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析图书馆服务质量"满意镜像"的形成机理、路径和影响要素。[方法/过程] 依据"满意镜像"理论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满意镜像"模型,基于理论文献分析模型的测量要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有效数据,结合统计分析和路径分析法进行模型验证与参数估计。[结果/结论] 图书馆外部服务质量的5个服务维度(环境设施、资源获取、馆藏资源、服务魅力、服务保障)对读者满意度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图书馆内部服务质量的5种组织氛围(组织管理氛围、人际关系氛围、学习创新氛围、工作服务氛围、激励成长氛围)对馆员满意度产生正向显著影响,馆员满意度对读者满意度产生正向显著影响(间接效果和直接效果)。 认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化控制需要有效地把握馆员满意度和读者满意度的镜像关系,从营造健康的组织氛围(公平管理、馆员激励、学习交流、赋权一线)和优化读者服务质量(资源适用、拓宽沟通、服务增值、信息教育)的整合视角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用户体验地图作为新工具融入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的研究工作中,有助于帮助图书馆员深入理解用户体验过程,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研究设计/方法]在阐述用户体验地图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用户体验地图框架,并以图书馆研修间预约服务为例进行实证,直观展现用户体验地图在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流程。[结论/发现]用户体验地图作为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的新工具,可以帮助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掌握用户在体验流程中的情绪变化与真实需求,从全局对服务进行优化提升。[创新/价值]构建了图书馆应用用户体验地图的框架,并通过案例实践积累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0.
评量在图书馆DRS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图书馆DRS团队成员知识共享交互过程、咨询馆员与用户互动过程之评量逐一剖析,提出图书馆DRS未来发展需要考虑图书馆DRS团队成员内部氛围及咨询馆员与用户交互的外部环境良性互动,建立健全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创新制度,实现整个图书馆DRS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二十多年来,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日益介入电子世界,而逐渐远离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台和纸质馆藏.本文介绍一项基于不断变化的环境针对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进行的研究,旨在分析两个研究问题:①从用户和馆员行为及其所利用信息源的角度来看,当前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活动有哪些趋势?②当前参考咨询过程的基本模型是什么?作者通过焦点访谈法搜集承担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专业课程教师的意见,并通过自由讨论的形式征集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和博士研究生有关虚拟参考咨询教育的看法.研究结果表明,参考咨询模型具有明显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其中参考馆员和用户均扮演信息获取、信息接收和信息生成的角色.论文提出参考咨询过程的模型,并分析这一模型对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活动产生的影响.图1.参考文献63.  相似文献   

12.
嵌入式馆员——图书馆用户服务新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嵌入式馆员产生的背景、概念的提出及不同的含义,并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嵌入式馆员服务的实践,着重探讨嵌入式馆员服务模式的实质与特点及对馆员的要求.指出嵌入式馆员服务是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及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用户角度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出建议。[方法/过程]采取访谈法对高校图书馆主管馆长和部主任进行访谈,从而获取数据,提取影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提取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馆员能力与素养"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最大,"空间服务""服务需求程度"次之,"设备设施服务""新媒体服务""资源建设"再次之。构建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影响因素的"6340模型"。在馆员队伍建设、空间构建与再造、服务模式体系构建、设备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5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泛在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泛在图书馆意为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被认为是未来图书馆的重要型态和发展模式。从泛在图书馆的角度认识今天的图书馆服务,本文提出,必须从基于物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转变为基于用户的学科化服务。为此,学科化服务需要确立如下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从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到用户的学科馆员;从以利用图书馆为目标到以利用信息和知识为目标;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工作;从信息中介到科研合作伙伴;从提供资源利用的指导到充当用户的信息环境顾问。  相似文献   

15.
个人图书馆员服务模式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然而在我国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通过揭示个人图书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区别,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不同侧面来充实图书馆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为了给读者提供多种移动服务,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探讨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图书馆APP的技术实现方法。[方法/过程] 采用OneThink内容管理框架开发微信服务程序,整合图书馆的业务系统和各种资源后,通过微信服务程序和自动发送信息程序呈现给用户四大功能模块:资源检索、服务、个人图书馆、用户与图书馆馆员的实时交流。系统后台模块则主要实现系统配置、用户管理及插件的管理配置等功能。[结果/结论] 以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图书馆APP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管理目标是通过馆员的努力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图书馆服务质量控制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内容。LibQUAL+TM是一种用户视角下的满意度测量,可以被看成是图书馆服务质量反馈控制的评价工具,ClimateQUALTM是一种馆员视角下的包含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工作气候测评,可以被看成是图书馆服务质量过程控制的评价工具。该文从理论基础、测评指标、应用前景等方面对LibQUAL+TM与ClimateQUALTM进行了评析,并讨论了这两种评价工具在图书馆服务质量控制方面所体现的相关性。论文的结论是:LibQUAL+TM与Climate-QUALTM都可以为图书馆服务质量控制提供决策支持,面向图书馆服务质量控制的评价工具应是两者的协同运用,我们需要从观念培育、指标本地化改造、制度完善、测评结果利用等方面全面努力,建设能够协同运用两种评价工具的图书馆评估文化。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embedded librarianship by introducing an Embedded Ecosystem Framework (EEF) and toolkit to evaluate the health of an embedded program in an academic setting. The toolkit measures the tangible services and the intangible relationships with users in embedded programs under the framework's four facets: Actions, Awareness, Perceptions, and Impact. The Actions facet is measured by traditional library reference metrics, while Awareness, Perception, and Impact measures such as program awareness, self-reported academic gains, or service satisfaction are measured by a survey as well as individual and class evaluations. Analysis of data trends can indicate gaps in services provided or utilization of services by specific user groups to encourage more active engagement with their communities. The toolkit is customizable to fit other embedded librarian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