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探索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跨平台投放情境中受众信息行为的特征能够揭示群体信息行为的互动模式,也有助于为监管信息行为实现科学的决策与引导。[方法/过程]基于自媒体博主投放于抖音、快手与B站的视频内容,采用信息计量学与主题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受众信息行为进行测算与主题挖掘,探究UGC跨平台投放对受众信息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受众的间接互动与直接互动之间没有直接关联;UGC跨平台投放对受众信息行为有直接影响;UGC跨平台投放情境下,受众在与视频内容互动时会涉及相同的话题,但同样含有不同的衍生话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多模态内容的富集涌现推动着技术模型的更新迭代。探讨和理解信息资源管理视角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挑战与机遇,对AIGC未来的应用拓展和场景落地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设计/方法]立足于互联网的演化发展,从网络形态演进、内容生产、人机交互模式、网络资源组织四个层面梳理了AIGC发展的基础条件。以数据赋值、模型赋智、空间赋能三个维度为着力点,分别探讨了AIGC的技术特征、技术要素和发展阶段。[结论/发现] AIGC与技术算法的融合应用,为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信息组织、数据资产管理、用户研究和信息伦理四个角度。[创新/价值]信息资源加持下的AIGC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为整个内容生态和创作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尝试。分析其要素、特征和影响,有助于促进AIGC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分析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平台用户基于收藏的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和拓展数字囤积领域的研究,并为优化UGC平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小红书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UGC平台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软件SPSS和AMO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态度和主观规范正向影响用户数字囤积意愿,态度、文化认同和实物囤积行为正向影响用户数字囤积行为。UGC平台可通过引导用户审慎收藏、提供提醒和定期清理功能、设置收藏上限与分类标签以应对用户基于收藏的数字囤积行为。  相似文献   

4.
基于情感分析的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评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通过对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的情感分析,预测用户情感倾向对移动图书馆资源的评价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移动图书馆资源推广和精准推荐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情感分析提出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评价效果分析过程,以获取的"掌阅图书馆"中15部年度畅销书籍的用户生成内容为研究样本,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从领域词典构建、情感分类、评价效果3个过程入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UGC用户情感倾向具有多元性和一致性,中性评价具有重要性,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移动图书馆资源的得分情况。将情感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引入移动图书馆UGC研究,能够为移动图书馆完善其服务措施、提高其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Web2.0环境下,“用户生成内容”(UGC)对包括档案领域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重要影响。UGC可以实现用户丰富档案馆藏、用户完善档案著录、用户拓展档案服务形式、用户提高档案服务质量。UGC使档案收集面临机遇与挑战,档案整理数量与质量矛盾加深;而且促进档案资源利用与社会档案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6.
依恋理论视角下用户在线评论信息生成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用户投入真情实感所撰写的评论更加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从依恋理论的视角探究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动力机制,为提高用户生成内容质量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对从信息源视角实现用户评论信息与用户生成内容的优化管理具有借鉴指导意义。[方法/过程]结合依恋理论、用户生成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以用户依恋作为内驱动力,探讨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动力来源与动力结构,分析依恋对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驱动方式、驱动过程以及影响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依恋驱动因素。[结果/结论]认为用户表达自我、实现自我、愉悦自我是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内在动力来源,用户依恋对其生成在线评论信息存在导向驱动、激励驱动与调节驱动等3种驱动方式。影响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依恋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用户情感依恋因素与认知依恋因素,激发用户情感依恋与认知依恋的深层认同是优化用户生成评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用户生成内容(UGC)概念解析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户生成内容(UGC)是Web 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梳理,在类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UGC的概念分析框架。从用户的类型与角色(Who)、内容的类型与属性(What)、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Why)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的模式(How)四个维度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深入解析UGC概念中最为本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关键词分析方法,提炼出UGC研究的焦点和重心,归纳出UGC研究的五个分析单元(用户、内容、技术、组织、社会)、四大视角(资源观、行为观、技术观、应用观)和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试图从理论上规范并完善了UGC研究的思路,帮助信息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在今后的UGC研究中寻找并挖掘相关研究主题,清晰定位研究层次,并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图4。表2。参考文献64。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内容生产领域带来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智能生成内容(AIGC)成为继专业生成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后全新的内容生产模式,各类AIGC应用在海内外市场上广受关注。文章从关键技术、生产主体、版权主体/确权、市场主导力量、虚实关系等方面入手,廓清AIGC带来的产业结构性变革,对AIGC所带来的加剧“信息茧房”、造成信息失真、产生技术伦理及增大版权管理难度等问题进行说明,进而提出基于风险分类的动态治理、基于主体职责的系统管理、基于全球视角的协同治理等措施,以期为AIGC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推动着虚实融生趋势下内容创作的范式转化,对数智融合环境中AIGC应用场景和发展机遇的探索有助于促进AI技术的高效赋能和内容生态的价值实现。[研究设计/方法]着眼于AIGC的发展历程,从内容发展、概念类比和技术发展三个角度系统梳理AIGC的概念内涵。围绕生活场景、服务场景、文娱场景、科技场景和商业场景五大应用场景的自有特征,探析AIGC的交互形态和互动模式。[结论/发现] AIGC的技术基础是数字科技的更新迭代,建构理念是创作空间的扩容增益,但其本质特征还是内容生态的创新发展。整体来看AIGC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基于群体智能的内容共生、基于数智融合的能力升维和基于增量市场的价值共创三个层面。[创新/价值]随着底层技术和算法模型的突破性发展,AI催生的内容蓝海正在从辅助协作和降本提效向智能创作和增值创造扩散,为数智逻辑下的内容生态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针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兴起背景下,网络信息内容生成呈现出的新特点,梳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安全面临的新风险,分析新背景下进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安全治理的可行路径。[方法/过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通过逻辑分析和以ChatGPT为对象的实验访谈案例分析,探析AIGC带来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安全风险。[结果/结论]AIGC是Web3.0阶段网络信息内容生成的主要方式,网络信息内容生成呈现出方式智能化、规模海量化、主体空心化以及形态多样化等新特点,而这一变化也会在资源、主体、基础设施以及外部辐射等四大风险域诱发12种典型风险。当前,可通过“动态监管—协同监管—韧性监管—多元监管—系统监管”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监管思路,有效治理AIGC所带来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1.
袁毅  杨莉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2):20-26
[目的/意义]问答社区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网络空间之一,保持高质量信息资源生成机制是问答社区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用户生成资源的行为,了解资源生成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以百度知道社区的交互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用户与资源的关系、用户生成资源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问题类型、媒介、匿名性等因素对用户生成资源行为有重要影响,用户相关变量与资源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建立和完善用户身份识别与激励机制对于社区提高资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信息的发布、传播、接收等维度,对时下最热门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模式下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做出假设,然后以调查问卷和实验的形式获取和分析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网络学术信息资源是网络环境中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学术资源,而用户信息选择评价行为是科研用户学术信息行为的重要构成环节。探讨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选择评价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作用关系,将有助于从行为模式角度揭示科研用户信息选择评价行为的特点与规律。[方法/过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对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结果/结论]用户网络学术信息选择评价凸显了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行为的独特性,是一种是受用户、社会、任务情境等多方因素影响的有限理性行为,在科研用户信息搜寻与利用、信息需求满足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户生成内容是Web 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它集中体现了Web 2.0的诸多特征,如去中心化、用户参与、协同创作等特点.然而,目前关于这一部分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在介绍用户生成内容的定义的基础上,对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力因素进行文献综述,借鉴相关的理论背景提出了整合模型,并通过定性的扎根理论分析法提出了实证模型和研究假设.以土豆网作为实证对象,采用定量的分析型调研法获取并分析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最后,呼吁图书情报界应该把握用户生成内容这一研究契机,利用传统上对于信息用户研究的优势开展这一部分的研究工作,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Chat GPT的发展将推动内容创作的范式转变,影响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催生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新使命和新方向,为图书馆创新服务场景快速嬗变提供技术支撑和可行依据。内容生产方式变革视角下图书馆服务演进历程为“PGC—UGC—AIGC”的发展阶段,基于Chat GPT特有的启发性内容生成能力、对话情景理解能力、序列任务执行能力以及程序语言解析能力,Chat GPT赋能图书馆智慧服务的“4T特征”为Translation(交互性语言翻译)、Transformation(个性化场景转移)、Transmission(立体式信息传播)、Treatment(即时型任务处理),Chat GPT赋能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应用场景为“RSRC”框架,即协同推进图书馆资源增值能力(Resources)、服务专业能力(Services)、咨询智慧能力(Reference)、文化均等能力(Culture)的发展。基于此,为推进Chat GPT赋能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落地应用,图书馆可以从技术路径、资源路径、人才路径、管理路径四个方面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加速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企业官方微博是企业信息传播的正式途径之一。由于官方微博信息的呈现方式不同直接导致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内容呈现特性的细化研究能够有效指导企业官微信息的规划与发布,提高企业与用户间的粘性。[方法/过程]基于情绪认知理论,以企业微博发布的产品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将情绪作为中介变量引入模型中,探究企业微博内容呈现特性对信息渗透度的作用机理。[结果/结论]企业微博内容呈现特性在认知和情绪两条作用路径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中交互性在两条路径下均对信息渗透的深度和广度有显著影响,但趣味性在认知路径下对信息渗透的深度作用不显著,而显著性却仅在认知路径下对信息渗透度的深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IPP 视角的用户生成内容特征与机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源流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信息生产过程理论(IPP)的视角,介绍其基本概念及其数理表达形式,并从理论角度和模拟实证角度探讨IPP 应用于UGC 的可行性.通过8 个不同类型的UGC 网站开展实证研究,包括:Flickr 、Delicious 、Youku 、YouTube 、Amazon 、Fan Fiction 、CiteULike 、Yahoo!知识堂.根据不同的数据采集规则采集相关元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累积分布函数分析以及数据分布拟合,在IPP 视角下从定量的角度揭示UGC 的特征与机理,如UGC 的离散分布与集中趋势、UGC 的帕累托最优表现、UGC 中长尾理论的特征、UGC 的自相似性及粒度分析等,试图从理论上揭示UGC 的生成规律,为研究相关UGC 动因做好前期准备,并为UGC 运营商提供相关激励机制设计的参考依据和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8.
版权问题是用户生成内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性难题,呈现出逐年严重化的态势。微博/博客类和视频类的用户生成内容的版权问题尤为突出。版权法保护与限制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后者又反过来对前者的修订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合理使用制度对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日益严峻的版权问题,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版权问题治理模式的探索与构建、版权法相关内容的明朗清晰化、新平台下的UGC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化搜索理念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化问答系统(SQA)对Web 2.0用户的信息搜寻与知识获取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一代互联网用户生成内容(UGC)环境下,虽然有关信息质量及其评价标准与维度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国内目前对SQA系统答案质量要素、SQA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仍缺乏足够的深度。本文以现有相关研究为基础,在社会化搜索的研究背景下,借助“百度知道”用户对答案质量感知的问卷,综合采用专家访谈、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SQA系统的社会化搜索答案质量评价模型SQA-IQ4Ⅲ,该模型包括内容质量、情境质量、来源质量和情感质量四个维度,共有18项关键性指标要素。研究结论将进一步扩展图书情报学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领域,并对SQA用户获取高质量答案以及UGC产品/服务设计产生实际的帮助。图2。表9。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20.
用户产生内容(UGC)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GC(用户产生内容)是当前国际主流媒体兴起的一种思路,即在编辑的规范和指导下,把内容的产生过程交付到用户手上,让用户获得主语权。UGC网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UGC网站内容与传统内容有所不同,UGC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UGC模式下需要一定的对策进行内容维护及用户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