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才聚集中利益冲突的削减与人才聚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产物,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若人才聚集内外环境等都比较适宜,人才聚集就会出现加总作用,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在分析人才聚集现象后,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效应等人才聚集效应的8个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才聚集过程中影响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的利益冲突动因、冲突的负效应、化解和削减利益冲突的主要方式.认为引发人才聚集过程中利益冲突的动因主要为:组织资源稀缺性冲突动因、利益自利化冲突动因、利益分配不公冲突动因等.化解和削减利益冲突的主要方式是:预防和控制、纠正和调整、公正和公平.  相似文献   

2.
科技型人才聚集中冲突动因的评判与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与特征;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中冲突的动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评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和削减科技型人才聚集主要冲突动因的措施,以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产物。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若人才聚集内外环境、人际关系等都比较适宜,人才聚集就会出现加总作用。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本文在分析人才聚集现象后,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和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以及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等人才聚集效应的8个具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总排序,依次为:创新效应、区域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激励效应、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为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提供了重点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评判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才聚集效应的新角度入手,在给出人才聚集效应的相关概念、特征后,分析影响人才聚集环境的因素,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作了评判,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青岛市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进行评价。从有利于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角度提出几点优化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才聚集是空间聚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得到社会资本的支撑,一个完备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基础。在分析才聚集的区域性、网络性、动态性、群落性、共享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人才聚集,界定了社会资本的内涵。从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关系维度、结构维度分析社会资本对人才聚集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发掘、利用社会资本,推动人才聚集及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  相似文献   

6.
科技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科技环境有利于促进科技型人才在一定区域聚集,形成人才集聚现象并产生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中西方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正负面影响。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环境的相关措施,旨在以良好的科技环境促进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科技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知识扩散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和知识扩散的基础上,构建出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知识扩散的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扩散场模型,认为通过适当提高要素值可增强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知识扩散效果,且发现该扩散效果存在着“类周期”式增长规律,为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知识的有效扩散与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可以内化为科技型人才本身的因子,影响着科技型人才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积累.当他们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在科技型人才聚集区域内,有利于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可为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科技型人才聚集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的正负影响,以便消减其负面影响,提升其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知识螺旋模型自提出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少,但大部分研究都有实用性不强的特点,且从人才聚集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通过研究知识螺旋过程和人才聚集效应的相互作用,提出人才聚集效应下的知识螺旋过程模型,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上海市人才聚集效应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人才的流动和人才在某一区域或组织内的聚集,当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某些效应。文章分析了人才聚集的正、负效应,提出运用知识管理,可以有利于人才聚集的正面效应,化解负面效应,更好的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以促进组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化管理的中小企业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影响了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持续发展的潜力。在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下,打破传统人才定义,将人才以虚拟角色为单位进行划分,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复合虚拟角色,最终实现虚拟人才的功能实体化,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扩大企业人才规模,使之达到并超过实现人才聚集效应的最低规模要求,进而通过对虚拟人才的管理、激励,实现人才聚集效应,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空间结构差异以及核心区域确定受广大学者广泛关注。鉴于此,以科技型人才聚集区域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人才聚集空间结构差异的作用机理,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复杂网络方法验证了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空间相关性,确定出科技型人才聚集的核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存在显著空间相关关系,同时,人才聚集程度由东向西逐步递减;(2)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分布存在层级结构,但由于人才聚集的外部性使得层级内部成员打破了传统地理距离限制;(3)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的核心区域在各层级中的分布逐年趋于稳定。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对江苏省科研人才状况进行研究,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测算江苏地区RD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因素,分别用高新技术产值和专利申请量作为研发产出的代理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RD人才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地区RD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保障和宜居环境;江苏省RD人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社会保障因素对RD人才集聚的空间溢出有正向影响,宜居环境对RD人才集聚的空间溢出起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对江苏省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波  丁金宏 《科研管理》2022,43(12):24-33
人才的竞争实质是生态环境的竞争,分析人才生态环境及各子系统对高端人才聚集的差异化效应对科学制定人才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高学历人才数据,以人才生态环境指数和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为核心指标,运用熵权法、因子分析法、OLS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高学历人才聚集状况及演变特征,实证检验人才生态环境及各子系统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并评估各省份人才生态环境。结果发现:(1)京沪津是中国高学历人才高度聚集区,西部尤其西南地区是人才薄弱区,二者的人才聚集力差异总体偏大,但已经呈现出缩小趋势;(2)人才生态环境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具有显著影响,且总体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N型减弱态势;(3)人才生态环境的各子系统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与变动性,其中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创新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影响较大但出现减弱,生活服务环境尤其是房价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影响逐步增强,人才市场环境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存在影响但并不稳定;(4)北上广是中国人才生态环境最优省份,长三角地区是最优区域,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区域间人才生态环境极差在持续扩大,且各省份人才生态环境优劣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波士顿的人才集聚措施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成功在于"合作共赢、产业集聚、推动创新"。中国可以借鉴波士顿的成功经验,完善现有的人才集聚政策。  相似文献   

16.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开发与人才引进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开发与引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战略的重点.海西人才开发、引进环境缺乏吸引力,人才开发中人才使用效益、人才引进效率不高,人才开发与人才引进之间协调性不够.应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树立人才开发、人才引进并重的理念、坚持绩效导向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依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开发、引进协调发展对策,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开发、引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突破前人多从静态的视角研究人才流动的保持策略,本文根据职业生涯理论,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的职业生涯期划分为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稳定阶段,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各阶段流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阶段的人才引导策略、发展阶段的人才开发策略、停滞阶段的人才关怀策略以及稳定阶段的人才激励策略等有针对性的动态保持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人才集聚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健  徐辉  张文静 《软科学》2007,21(3):138-141
提出人才集聚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在此前提下,论述了企业人才集聚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人才集聚模式的特点。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比较,得出国有、民营与外资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