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赐书、颁书与文献的定向流通(上) 通过书肆流通文献,其最大的不足是很难控制文献的流向,于是统治阶级就开辟了另外一条重要的文献流通渠道,即赐书与颁书。赐书是封建帝王将中央政府所拥有的文献,以一定的名义赠给政府某机关、地方政府、诸候王国、各级学校、寺院道观或臣民个人;而颁书是中央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赐书楼这类特殊的藏书室进行历史考察,考梳其历史渊源、地点位置、形制结构、藏贮书类等方面,统述此类书室作为地方文化现象的功能演变及历史特殊性,以填补古代私家藏书室研究之空白。文章主要采用"E考据"的研究方法,对古籍数据库进行挖掘整理,兼采现代书刊数据库,以考证梳理"赐书"名室者诸方面为旨归。此类书室最早出现于北宋,广泛出现于明清,分布于里第园林、寺观祠宇、学校书院、官府公宇中;所藏以御制书和钦定书为主,兼藏宸翰奎画、御赐珍宝及室主个人藏书。赐书之举多含褒奖和勉励之意,具有宣恩和理化的双重功能。室主出于因物示敬、自炫美名和训导子孙等原因而特以"赐书"名室。清代大量藏书家受赐,使得赐书室功能逐渐演化为纪念和收藏并重,甚而衍生出学术研究的功能,推动了古代校刻勘雠事业的发展。赐书室名亦由原本标志具体房屋的符号演化为代表室主身份的别号,室主以室名命名诗草文集或刻印钤盖于所藏。  相似文献   

3.
赵文毓 《兰台世界》2016,(4):134-136
宋代书籍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搜访与献书、购买、赐书与赠书、战争是最主要的途径。搜访是政府层面进行的图书收集工作,献书则是下层对此的响应。购买是满足阅读需求最基本的方式。赐书是政府行为,对内与对外各有其特点。赠书则存在于亲朋故友间,旨在传承书籍或交流感情与学问。书籍传播对内使得文化昌盛,对外则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繁荣与巩固。  相似文献   

4.
曾主陶 《图书馆》1991,(2):19-21
赐书、颁书与文献的定向流通(下)与赐书相关似的另一种单向文献流通形式是颁书。颁是颁布、下发之意,颁书是封建皇帝或中央政府依靠行政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下发一些在民间尚未流通的文献,或流传已较稀少的文献,这是一种积极的、强制性的流通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封建统治者的法令和思想意识得以迅速地实现,封建的传统文化也藉此得以延续。文献的颁发制度导源于周代。《周礼·春官外史》云:“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汉郑玄注云:“谓若《尧典》,《禹贡》,达此名使知之”。宋王与之《周礼订义》认为:“古者邦国之书皆赐于王,其国已有此书,惟达其名,使天下知  相似文献   

5.
《永乐大典》修复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乐大典》是明代官方组织编修的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它初名《文献大成》,始纂于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五年(1407年)完成。书成以后,明成祖朱棣,亲赐书名为《永乐大典》。  相似文献   

6.
张金吾为完成《金文最》一书的编纂,访读鲍氏知不足斋赐书,并从中获取二十余篇金代文献,使有金一代之文,粲然大备,不仅为研究金代文学提供方便,也为了解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状况提供了可靠文献根据,成为研究金代史事必读文献。  相似文献   

7.
汉代文献传播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文献传播在文献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献传播方式多样化。教育是汉代最普通的文献传播方式,书肆是汉代文献的最重要流通渠道,赐书可以把国家藏书的副本分散到全国各地,而辑校注释则以新的版本形式促进了书籍的流通。  相似文献   

8.
藏书是嵩阳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于清初的嵩阳书院藏书楼一直保留至今。其图书来源多样,如:皇帝赐书、士大夫赠书、购书、刻书等。其藏书以儒家经典以及随后的理学著作为主,同时还包含一些小学类图书和基本的文史图书,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地方文献资料的收藏也是嵩阳书院藏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捧获来新夏先生题签赐赠的新随笔集《学不厌集》(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版),端详着老先生的书名手迹,突然就联想起了数年前看到我外公时,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书读千遍熟”。  相似文献   

10.
一 这里有一封王国维的信,全文如下(标点为笔者所加,格式仍其原样): 剑峰先生大人函丈:去秋曾荷 赐书,适以长子之丧,赴沪料理,比北归后,方得拜读.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职务设计理念入手,提出了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原则和着眼点,然后落实到作为一个组织的图书馆工作中,从职务投入、职务丰富化、职务轮换、环境改造四方面来论述图书馆改革中应该进行的职务设计,以此来调动很有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和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蓉晖 《图书馆》2007,(2):77-80
文章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环境的变化与趋势,及其对图书馆管理战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营销对策。认为图书馆基于知识服务的全球化的同时,保障文化多元化差异的管理理念和营销,将是图书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所谓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考评,是指以读者评价为主,与工作人员互评、领导评价相结合的一种年度考评方式。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考评有其特点,也有其意义。在考评中要坚持导向与激励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原则,并要根据馆情制度较为公正的考评标准。还指出了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考评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大学图书馆实行"首问负责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引入“首问负责制”的意义,论述了保障大学图书馆实施“首问负责制”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公共图书馆现行读者制度与公共图书馆理念相冲突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 small study that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librarians and their academic colleagues in a number of institu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re is an abundance of literature outlining how librarians should collaborate with their academic colleagues but less emphasis on what librarians are doing in practic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collaborative aspect of this relationship with a focu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Research findings look at factors which encourage and inhibit collaboration and challenges librarians face in achieving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  相似文献   

18.
论图书馆对残疾人的援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残疾人对图书馆信息的需求以及国外图书馆对残疾人服务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图书馆对残疾人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党报新闻报道方式的改革及其重要意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从尊重纳税人到尊重读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蒋永福 《图书馆》2004,(4):26-27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当一名学生时期,当我第一次跨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大门时,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是对面墙上写着的大幅标语——“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还是二十年前,当我分配到图书馆上班的第一天,一位花白头发的老馆长分派我到外借处工作(这项工作我一直做了6年),当时他对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