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随着资源的长期开采与储备的日益减少,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资源型城市经济类型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其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DEA模型对我国东北地区几座重要的资源型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初步结论。基于此,提出提升我国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方向和不同区域增长理论的特点,确定了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不同阶段应采用的区域增长理论,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具体实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关键,也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有必要对其低碳经济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在DEA模型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赤峰、鄂尔多斯等10个资源型城市进行相对综合评价及技术和规模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的低碳经济发展良好,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落后,是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据此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各个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成熟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能源资源的核心保障区,绿色转型任务不可轻视,为促进其绿色转型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同时为转型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设计了能源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技术5个子系统的成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政府、产业、企业3大转型主体的政策参数,模拟了各政策情境下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增加投资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力度比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更能促进城市绿色经济水平的提升,费用型环境规制会挤占企业的研发投入,适当降低费用型规制力度可以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政府和企业均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城市绿色技术水平,利用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最后应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带动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做到节能减排降耗。因此,建立政府、产业、企业三位一体的转型政策体系,才能优势互补,促进成熟型资源型城市早日实现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本质在于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改变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最终使资源型城市摆脱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走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的选择和转型程度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一、产业转型高度依赖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产业转型中接替产业与资源型产业的关联性及对技术创新能力高低要求的不同,可以把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分为6种基本形式(见图1)。其中,内生性或外源性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形式,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要求最高,产业转型也最…  相似文献   

6.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江苏13个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只有近一半城市为DEA有效,但各城市间效率差距不大,且未达到效率最优的城市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所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玫 《科技广场》2009,(10):6-10
资源型城市在经历开发建设、中兴鼎盛之后,必然面临因资源衰竭而引起的产业转型问题.现实中,由于产业刚性的存在,产业准入与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体制不顺的影响,就业压力的存在,城市文化的记忆特征,人才匮乏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限制性因素的束缚,使得资源性城市的产业转型面临重重困难.资源型城市只有选择合适的产业转型模式,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成功地实现产业转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政府也应通过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创新资源型城市管理体制等措施帮助资源型城市顺利实现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菲  付允 《科学与管理》2007,27(6):23-26
最近一些年许多学者利用很多方法评价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态势,试图更好地指导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本文对比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的评价方法,并给出各个方法的优缺点,最后试探展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模式。通过对新产业替代模式等三种转型模式及其各自适用性的分析,对我国的资源性城市转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建忠  汪海凤 《软科学》2016,(2):117-120
运用坏产出动态SBM共同边界模型对2005~2012年中国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将城市基础条件的影响考虑在内,成长型城市的共同转型效率最高,衰退型城市的共同转型效率最低;而在既有的城市基础条件下,再生型城市的群组转型效率最高,成熟型城市的群组转型效率最低。因而,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应采取不同的手段提高转型效率,有针对性地选择完善城市基础条件或改善资源配置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莲花山水质的水文地质,化学成分特征和应用价值,先后对清心泉,灵龟吐液进行6次观察和2次水质分析,初步证实:两口井水质清沏明亮,口感好,富含偏硅酸和钠离子,现已测定的各项指标均达以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是一种饮用天然偏硅酸矿泉水。  相似文献   

12.
设K为代数闭域k的有限生成扩域.C:f(x)=ayn为K上曲线,其中f是k上至少有3个单零点的多项式且n>3是正整数,n不是域k的特征的倍数,再设a■Kn,那么曲线C不能定义在k上,即曲线C:(x)=ayn不会k(a)同构于一条k上的曲线.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不是互联网、传感网、产品电子代码,也不单纯是一种技术应用。物联网将“互联网”和“物”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把破坏性创新引进到当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世界。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是物、网络、语义等视角的综合而形成的集网络、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融合系统。在物联网语境中,物联网技术像人一样形成了人为的自主特征。物联网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技术异化的环境:个人隐私以多种方式受到威胁。而现有对隐私的制度规约存在诸多的不完备性。  相似文献   

14.
廖汗成 《科技广场》2005,(10):60-62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多项式公式,推导出一种仅使用加法求整数的任意次方根的算法及代码实现,并对此算法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有的、稳定的、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优质风貌,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一所高校办学优势和特性的总和。地方高校要实现较好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特色办学,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体考虑,把握凝练、构建和路径三个环节,要以现有特色凝练提升为前提,整体特色体系构建为核心,特色培育路径选择为关键,真正实施"特色兴校"战略,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自利和互利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氏族制度时期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被替纯粹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异化。而随着自利之间的不断斗争,最终将导致国家权力向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重新回归。这也就意味着替纯粹自利或部分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消亡,而国家作为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载体将继续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比较落后。阐述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做法,借鉴浙江的经验,湖北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8.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实用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因它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已成为目前教师制作课件的首选工具。利用PowerPoint自身提供的动画设置及触发器功能,完成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经常需要采用其它交互性较强的软件才能实现的功能:下拉菜单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成层地基固结性状中不同定义平均固结度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龚晓南  连峰 《科技通报》2006,22(6):813-816
一维地基固结理论从传统的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到成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中。由于实际地基大多由性质不一的成状土组成,成层地基固结度计算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固结度有按沉降(压缩量)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和按作用的平均有效应力(或所消散的平均孔压)定义(简称按平均孔压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但对实际工程对它们的大小比较讨论甚少,对实际的选取应用没有理论上的支持。本文从一般均质地基的固结度定义入手,在相对比较理想的土体条件假设下,系统的比较了它们的大小区别,并在单面排水条件下结论Us>Up是一定成立的,并且根据以有的半理论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来说明本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生物效应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化学、物理、毒理学与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纳米尺度物质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及其结果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生物效应研究的科学意义,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我国如何发展纳米生物环境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