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夏正清 《体育科研》2000,21(3):11-13,26
通过高速摄影和文献资料法,对不同水平女子100m栏运动员分析,发现高水平运动贞起跨时的起跨距离、身体重心的水班平速度明显优于水平相对低的运动员;腾空过栏时低水平运动员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移明显大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值;下栏着地时高水平运动员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率明显小于低水平运动员;并且发现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起跨距离、起跨时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空时身体重心垂直位移、下栏着地时着地点与身体重心垂直投影点的水平距离等指标与其身体重心平均水平速度呈高度正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速摄影和文献资料法,对不同水平女子100米运动员的分析,发现高水平运动员起跨攻栏时的起跨距离、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明显优于水平相对低的运动员;腾空过栏时低水平运动员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移明显大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值;下栏着地时着地点与身体重心垂直投影点的水平距离明显低于水平低的运动员的值。  相似文献   

3.
高伟 《冰雪运动》2012,(4):6-10,26
不同项目对运动员体能具有不同的专项要求,最终形成的体能带有明显的专项性特征。短距离速滑属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项目,体能差别是目前制约我国短距离速滑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具有最佳的身体形态将有助于比赛的成功,身材高的运动员在滑跑弯道时,较身材矮的运动员具有生物力学上的优势,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身体素质的发展;无氧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的能力,这两个系统的能力水平是短距离速滑专项耐力的基础,训练水平越高的运动员无氧功率输出越高,抗疲劳的能力越强;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运动素质训练是短距离速滑体能训练中的最重要内容,力量的产生是由肌肉本质特性决定的,力量训练是核心,但力量训练本身不是目的,是为速度训练服务的,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通过运动素质表现出来。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体现为身体形态的专项性改变、生理机能的专项性提高和运动素质的专项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体能是指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与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等)。从运动训练角度来看,体能是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过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能主要由形态结构、运动机能和运动素质构成的。身体形态主要反映身体一般情况,如身高、体重、身体部位相关围度及皮褶厚度等。运动机能主要反映人体运动、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运动员的运动机能评定的重点在肌肉骨骼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能量代谢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运动素质是体能能力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是体能的构成因素,也是运动实践中评价和检查体能的常用指标。运动素质实际上是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运动素质水平取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水平。体能与运动素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运动训练实践角度来说,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就是运动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浅析110米栏全程速度分配特点与速度训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110米栏的速度分配特点,平跑技术与速度的训练。通过中外优秀运动员成绩的比较分析,提出速度是跨栏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能力,平跑技术的特点是:高重心,高频率,以及协调放松的步长。110米栏的训练应加强专项耐力训练,提高后程栏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薛成强 《中华武术》2014,(12):55-56
一、核心力量的概述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二、核心力量的作用(一)提高运动员躯干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身体核心肌群是附着在腰椎一骨盆一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而人体的重心则位于核心肌群所在的部位。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对核心肌群及深层小肌肉进行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躯干的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力,进而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奥足球队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调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2008年中国国奥足球队运动员体能状况,并根据其体能特征制定相应调控策略,利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方法对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测试调研.研究认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8周前,运动员体能状态欠佳,主要表现为:形态上,个别运动员脂肪控制不理想;机能上,运动员有氧能力较联赛前下降,且整体水平低于前几届国家队,身体存在一定的疲劳积累,最大无氧工作能力与平均无氧工作能力下降;素质上,运动员下肢三大关节快速力量仍有提升空间,个别运动员应该加强弱势侧力量训练.在了解上述特征基础上,制订体能调控策略.经过6周体能调控,运动员体能状态大幅提高,表明训练过程中科学监测与体能调控策略在调整运动员体能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最后一步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异性小;H2、成绩和重心最大高度均相对较低;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过近;助跑速度和起跳结束时的身体重心垂直速度低;利用水平速度的能力不够;起跳结束时重心垂直速度与垂直加速距离、摆动腿摆动速度与摆动腿水平角、缓冲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与垂直速度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是现代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亚运会等重量级比赛上,都设立武术项目。武术套路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对身体的核心部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运动员核心部位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稳定性。武术套路运动员不仅仅需要的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而且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研究发现,核心力量的训练对运动员的平衡能力、专项技术等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而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得到改善,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成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今世界足坛的飞速发展,在足球比赛中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对足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要求也相应的提高.这其中尤其要求运动员具备更加良好的体能水平.核心力量训练对高校女子足球快速变向移动能力是否有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很低,技战术是一个方面,而体能水平更需要提高.如何提高足球运动员的体能也是当今足球界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而核心力量的训练正是在这一时期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速滑运动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男子5,000m最好成绩达6′51″17(我国还未破 7′30″)。5,000m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技术、力量和耐力;就技术而言,我国选手的差距,主要在弯道技术上。作者通过观察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感到我国运动员在弯道滑跑时身体重心位置,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存在着不同的差别,而我国身体重心问题普遍不够重视,看法也不尽一致,这样,势必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从现有资料看,研究弯道滑跑时身体重心问题的文章较少,本文所研究的身体重心,是指在弯道正侧面观察到的身体重心在不同的几个动作时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康复性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能这一名词在竞技体育中广为提及,但国内外就体能的慨念和定义的描述纷繁多样,始终未统一。简而言之,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图1),它是运动训练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改变其身体形态,以适应专项运动和技术的需要,达到提高运动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以及流体力学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国内、外优秀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是一项对技术与体能要求很高的项目,它的技、战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技术动作,是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距离所表现出技术和战术各个组成因素的最佳组合,强调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技术动作运用的节奏性;相对稳定的游程节奏以及良好的后程冲刺能力是优秀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破水速度感是运动员快速进入最佳比赛状态的重要能力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破水速度感",才能游出符合自身实力和特点的游程节奏;运动平衡能力是运动员在水中控制身体平衡稳定性以及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它与运动员的技术和能力紧密关联;中长距离自由泳的技、战术训练是围绕着技术和体能两个主线设计的,运动员是一个整体的组合,最大限度地保持合理、经济、实效的技术结构是中长距离自由泳科学训练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平衡能力在三级跳远技术中是很重要的,运动员要想获得好成绩,必须合理地完成技术动作,也就是需要掌握专项动作的平衡能力,优秀运动员在助跑、单腿跳、跨步跳和跳跃各个阶段中,身体重心变化波动很小,重心波动小将有利于水平速度更好的保持向前,从而创造优异成绩。建议:增加人体躯干部位核心肌肉群的练习,有针对性地转换训练手段,能更准确有效地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和研究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期间技术动作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对宝鸡市国家田径竞走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4名女子运动员训练期间的竞走技术进行影像拍摄和生物力学分析。通过训练发现:运动员步幅显著增加,步频逐渐降低;单步腾空时间、身体重心和头顶垂直位移都有显著性增高;躯干角度与膝关节角度达到标准;后蹬阶段踝关节的角度变化与着地脚仰角度均有明显增高。4名运动员的步幅、步频发展趋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步幅大,步频小的特征;没有明显犯规动作,但腾空时间较高,处于模糊腾空时限;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薄弱,运动幅度不够理想,需要在以后的训练中着重加强针对性练习。  相似文献   

16.
不同等级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不同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特征 ,为跳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笔者通过高速摄影等方法 ,对 13名二级以上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数据进行解析统计处理。结果发现 ,一、二级运动员上板积极 ,起跳过程中不同运动员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较大差异 ,水平速度损失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垂直速度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国外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一些理念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陈方灿 《体育科学》2006,26(10):95-96
体能这一名词在竞技体育中广为提及,国内、外就体能的慨念和定义的描述纷繁多样,始终未有所统一。简单的说来,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图1);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改变身体形态,以适应专项运动和技术的需要,达到提高运动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提高运动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和测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运动员形态特征表现为:身材高大、下肢长(其中小腿较长),同时具有较高的去脂体重和较低的体脂含量;2)身体机能特征表现为磷酸原供能能力较强,但糖酵解供能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运动素质结构由基础力量、协调灵敏、下肢反应力量和专项耐力4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步法综合运用和重心控制快速转换)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19.
田径运动是一项人类运动极限挑战的身体活动,而系统的持续训练才是取得理想的训练效应的必要条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一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而我国田径水平总体上不去(除了男子110米栏已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外),其他项目只勉强处于亚洲领先水平。这与我们训练综合化程度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心理、恢复训练的手段都过于简单化,从而满足不了现代田径运动发展的需要,训练中往往注重技术、体能等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心理和恢复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对核心力量训练在备战2008-2012年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实践研究后发现:1)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关节养护性训练及核心专门性训练组成;2)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肌群在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能力;3)关节养护性训练是指针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所进行以伤病防护为主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4)核心稳定性与关节养护性训练是进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5)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是指根据专项动作模式的特殊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特点来进行的具有专项针对性核心力量训练,也即运动员的动态稳定性和强大的腰髋收缩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