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乒乓球训练中的恢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竞技体育的训练和比赛中,如何使运动员发挥最大的潜力,取得最理想的成绩,是摆在我们教练员和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运动训练学认为,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应该是练习加恢复,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将运动恢复过程和运动训练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按照负荷、疲劳、恢复、提高这样的过程,从眼前看,运动恢复是训练水平提高的前提;从长远看,能使机体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使运动员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得到了体能上的保证。 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退役比发达国家的优秀运动员早得多,一方面中国人才济济,长江后浪推前浪,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体能问题,伤病多,运动量上不去,训练得不到保证,自然不排除心理、精神压力等方面的问题。第35届世乒赛单项决赛,郭跃华赛中大腿拉伤,放弃了争夺冠军的机会;蔡振华的伤病,影响了他运动寿命的延长;王浩的肘关节  相似文献   

2.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智能训练等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所采取的心理训练手段,试图由此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的知识,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和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恢复训练与体能及技、战术、心理训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尤其是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骨骼、器官、各个机能系统和心理等方面都不成熟,合理的进行恢复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运动员体能训练和提高技、战术水平,同时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发挥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内外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十分注重三大方面的问题:技术、心理与营养恢复。特别是比赛期的运动营养恢复,更是十分重要。1、短跑运动员比赛期的训练、生理指标及身体能量代谢的特点(1)短跑运动员比赛期训练的特点是:高强度、运动器官极限运  相似文献   

5.
范静  姜跃金 《冰雪运动》2010,32(1):46-49
越野滑雪是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时间多、距离长,能量消耗大,对运动员的心理和机体能力要求较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能提高运动水平。结合越野滑雪运动训练实践,运用理论分析方法阐述越野滑雪运动疲劳产生的机理和检测方法,并提出恢复训练、营养补充和心理训练等方法,旨在为促进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浅析心理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中长跑运动员目前的现状,心理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赛前各种不良的心理表现,影响着他们的运动成绩。心理训练对成绩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且心理训练也成为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用综述法和比较法对中外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差异来说明心理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本人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各种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刘双红 《冰雪运动》2010,32(5):70-74
为系统研究单板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多数单板滑雪运动员在训练中均出现了心理疲劳现象。其中环境因素和训练因素是导致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而注意力疲劳、情绪不稳定则是心理疲劳的主要表现。为此,针对单板滑雪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包括科学训练、心理辅导和营养补充等应对措施,促使运动员恢复心理健康,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育界常用的一个理论就是“无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随之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高强度训练后的疲劳如何尽快消除。虽然可以运用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的手段之一营养恢复则是极为重要的,甚至说是不可或缺的。本文结合了激流回旋项目代谢特点及运动营养学相关理论,分别从营养恢复的概念意义、青少年激流回旋运动员的营养恢复原理及手段和运用运动营养恢复手段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青少年激流回旋运动员在训练期和比赛期的营养与补充问题相关进行研究讨论,旨在为一线的激流回旋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帆船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俊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607-609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帆船运动训练的实践出发对帆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产生机理、训练中的表现及如何消除心理疲劳进行了全面的探析,旨在找出一些更合适消除帆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法,以便帮助教练员深入的了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知识,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帆船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从比赛环境、对手信息、比赛胜负等角度对摔跤运动员竞赛前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结合摔跤运动实际情况,探讨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对比赛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关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旨在帮助广大教练员提高运动心理训练的意识,通过增强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能力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根据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产生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以期为完善竞技健美操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中国艺术体操队北京奥运会备战、参赛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围绕自信和自控两个主题,介绍中国艺术体操队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心理训练的主导思想和操作方法.在提高运动员自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关注可控因素、增加积极反馈、每日一句鼓励和提示对手困境;在提高运动员自控能力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建立多重目标、进行模拟训练、降低参赛位置、迅速调整情绪和训练安排选择.认为,运动员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境界主要体现为有意识地对抗与超越本能欲望.还认为,心理训练的重点是存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最后,讨论三个心理训练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是隐蔽的、渐进的,很容易被忽视,若出现深度的心理疲劳,不仅影响比赛成绩,甚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认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复杂性与紧张性,训练内容的单调性,个性、情绪、注意品质等是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肌肉神经放松训练、注意营养补充,注意力转移、沉思练习,表象训练、情绪转移与情绪调控等方法促进运动员体力、脑力和心理恢复,避免深度的心理疲劳的产生,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优势和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研究运动员训练中慢速减体重、赛前快速降体重和赛前体能恢复的营养学干预方法与手段对血液指标的影响,促进减体重后体能的快速恢复。研究方法:女子举重队的12名运动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进行统一的运动训练并采用等同能量的饮食方案,所不同是实验组运动员在减重期间服用减重棒、维生素和电解质的运动营养食品,在减重后的恢复期服用快速的能量补充制剂和维生素电解质强化运动营养食品,而对照组运动员服用相应的安慰剂。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分别在减重前后进行血液指标的测试。研究结果:在快减后恢复阶段实验组的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血清睾酮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在快减和恢复阶段,实验组的血清钾、钠、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减控体重期间,实验组运动员的饥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科学的营养干预措施可保证按既定的目标减轻体重,并维持良好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肌酸激醇和血尿素的水平;合理的补充营养强化剂可维持血清无机离子的水平,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队6名男子运动员、8名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于2012、2013年的夏季集训期对其晨脉、血压、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和血红蛋白进行测试、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夏训期多数运动员的晨脉、血压及血液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变化,且2012和2013年的测试结果对比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而个别男运动员的晨脉、血清肌酸激酶,女运动员的收缩压、血尿素、血红蛋白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其训练时的表现认为多数运动员对2012和2013两个夏训季的运动强度和负荷量是比较适应的,身体的机能状态相对比较稳定,个别运动员训练中的运动疲劳恢复不是非常理想,在进行短期调整后,很快恢复,没有出现过度疲劳的显现.旨在对该运动员群体进行机能评定和监控,建立运动员个人技术档案,为教练员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为该项目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6.
蒋光明 《体育科技》2010,31(2):91-94
在运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研究新时期技巧运动员心理素质建设的主要特征。结合自身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经验,对心理素质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深入探索了运动员心理素质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以下途径和方法:树立必胜的自信心,创造良好的训练气氛;构建新型的师徒关系,促进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开展挫折训练,激发运动员的潜能;培养兴趣学而不厌,提高心理素质建设水平,旨在为心理训练提供有益的指导思想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谈羽毛球运动的速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 ,快速进攻已成为各国技术打法的核心内容。快速的主要目的在于抢时间 ,实现突击 ,夺得主动 ,进而取胜。这种发展趋势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速度素质 ,才能适应现代快速打法的需要。因此 ,在训练中应当抓住提高速度这一主要矛盾 ,为运动员攀登世界技术高峰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实验法及个人的训练体会 ,对训练中如何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速度 ,提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射箭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赖永钦 《体育科技》2004,25(3):52-53
通过对射箭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的心理特点的阐述和分析,提出提高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强调心理训练在射箭运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是运动员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前提条件。通过营养素的使用,使运动员能够跟上训练节奏,较好地完成教练员的训练计划。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总结出如何进行力量训练的营养补充,以及达到怎样的恢复效果。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营养素(糖、电解质、维生素等)补充,可以帮助运动员加快运动后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以心境的动态平衡理论为依托,采用中文版BFS心境量表对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前、后的心境状态进行测量,探讨比赛性身体活动对心境的影响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心境变化特点,为科学监控大学生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赛前健美操训练能逐步地将大学生运动员的良性心境调整至某一适宜水平,并对负面心境有一定的积极改善作用,最终使大学生运动员的良性心境与负性心境基本处于同一适宜水平。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心境的动态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