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负”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接受教育的时间明显多了,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好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学生何处去,是全社会迫切关注的话题。减负后孩子们干什么?据一项调查表明48.29%的孩子放学后独自在家,近30%的孩子每天平均只能和父母交10多分钟;从未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课外活动的孩子接近总数的1/4。笔者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大环境。  相似文献   

2.
上小学之前,交友大体表现为“谁跟我玩,我跟谁好”的阶段。上学以后,也常常是因为家住得近而来往同行,或者是因为同桌而交往较多。到了小学高年级,特别是上了初中以后,孩子们对友谊的要求丰富并且提高了,他们多以共同的兴趣作为结交朋友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独立活动的能力逐渐增强,父母对他们的监护责任并没有减轻,尤其需要更  相似文献   

3.
一节幼儿园手工课后,地上满是孩子们桌上掉下的废纸。我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他们在没有教师提醒的情况下,对此事的反应与态度。大多数孩子或稳坐“钓鱼台”;或视而不见的在废纸地上来来往往;有好几个孩子低着头正在悄悄把自己脚下的废纸进行转移;只有极个别的孩子默默地把自己周围的废纸捡干净并扔进垃圾篓。这件小事反映了班上孩子们身上的诸多问题。课余通过挨个谈话,大部分孩子肯定地回答“看见了满地纸”,个别孩子说是没注意。他们的回答很干脆,有的说“我又没掉好多纸到地上”;有的说“我那时正在折纸”;有的说“我不愿捡”。听了孩子们…  相似文献   

4.
张锦贻 《家庭教育》2009,(12):14-14
常常听见父母们叮嘱孩子:放学以后,好好地写作业哦!尽管孩子们都答应着,实际情况却并不一样。父母们都很忙碌,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伴随在孩子身边。孩子放学回家,是否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主要在孩子自己。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不把父母的话记在心上?难道他们不想让自己当个好学生?做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5.
陈亦冰 《上海教育》2014,(25):68-68
九月,又一个新学年拉开帷幕;起跑线上,又迎来一批天真活泼的孩子。孩子们应该是欢欣的,但凡儿童的天性是喜欢学习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满怀渴望。然而,现实是纠结的:父母开始担心孩子的学业,开始运筹孩子的课余安排与双休学艺;学校和老师也备受煎熬,在考试成绩与减轻负担之间戴着镣铐跳舞;而社会舆论则总在质疑“中国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6.
现在许多家长都给我来信,问我相同的一个问题,即孩子在学习时,是否需要父母的“全陪”?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美欣姐姐每个家长朋友都希望自己家庭幸福美满,孩子聪明大方,学有所成。而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是单单靠钱能解决问题的,而主要是靠家长的陪伴和用心。现在有很多的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在小学阶段,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读书比较专心,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学习的专注程度就不够。也就是说同样是花钱让孩子去补习,而有的孩子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可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朋友们,不要把孩子交给…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活跃孩子们的生活,也能提高孩子的智能和身体素质。但是有些家长对此往往不介意,经常在孩子做游戏的兴头上,打断孩子的游戏。这种做法,不仅有害于孩子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是不利的。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突然打断大人的谈话时,父母住往会不高兴,因为被人打断以后,很难再回到原来的思路上去。如果做父母的常常很粗鲁地打断孩子们的活动,那么孩子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反之,如果我们能耐心地等待孩子做完游戏,然后再提出我们的要求,那么孩子也一定会从父母  相似文献   

8.
了解儿童是教育好儿童的前提。记得我在1953年担任一个三年级班的班主任的时候,开学前我就通过报名、检查作业、家庭访问等工作,全部记住了班上孩子的名字、熟悉了他们的面孔。开学的第一天,我就能叫得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来。这样就使孩子们意识到这个老师真正关心他们,熟悉他们。这种良好的印象,就给以后进行教育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1955年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也是这样。开学前,我就全面地进行过三次家庭访问,把班上每个孩子的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教育情况、兄弟姐妹、周围环境以及孩子在家中的地位等都弄得清清楚楚。开学后,我就根据各个不同情况向各个  相似文献   

9.
一段时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凸显,孩子们有的被祖父母过分溺爱,有很强的的依赖性;有的因为大人之间不和,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管孩子,孩子被扔在祖父母家,成了出气筒或替罪羊,小小的心灵就承受了莫大的伤害,形成了不够健全的人格。他们的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课堂的组织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下课了,我像往常一样夹着书走过孩子们身边,蓦地,一句细声细气的童音"晚上去你的‘空间’踩踩"传入了我的耳膜。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平日里文文静静的女孩儿婷婷。接下来的声音更让我吃惊:"你多少号?加我啊""你的牧场几级了?""玩3366游戏可过瘾了!"……孩子们正聊得投机,并没有注意到我的偷听,有的神采飞扬,有的激动得小脸涨得通红,有的甚至手舞足蹈起来……天哪,我的学生们课余话题原来如此"时尚",身为31个孩子的"领班儿",我的心咯噔一下:网络带给孩子的是些什么啊?偷菜、斗地主、3366游戏、与陌生人聊天……难怪最近我发现有几个孩子精神萎靡,原来都是网络惹的祸。怎么办?一时间,我有些慌神儿。几天后的班会课上,我步入教室,二话没说,挥笔在黑板写下了四个字——"凌水一粟"。孩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  相似文献   

11.
显然,这是一位有见地的母亲。但是,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前些天,我和一位同事聊起了这个话题,她说她年幼时父母经常在她耳边唠叨“我们养你非常辛苦,你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可是父母的苦口婆心并没有使她心存感激,反而有些厌烦。半个月前一位幼儿园教师曾困惑地问我:幼儿园在孩子中开展了感恩教育,组织了感谢父母、老师等系列活动,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可是活动结束不久,孩子们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面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我不禁思考我们的感恩教育为何不能令孩子心动。感恩需要表达谈起感恩,可能人们很快…  相似文献   

12.
情况分析本活动是我班“家园联系”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发现不少家长与孩子共同活动的时间很少,有的家长因忙于家务而对孩子的活动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参与;有的家长虽重视了孩子的活动,但方法成人化,孩子不感兴趣。另外还了解到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理解,不懂得游戏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从幼儿方面来看,多数孩子在家习惯父母为自己安排一切,遇到困难总是求助于父母,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活动的能力。为使家长理解我们的工作,并让家长在与孩子们共同活动中,正确估价自己孩子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有家长参加的半日活动。  相似文献   

13.
厉桂荣 《教师》2012,(25):56-56
孩子们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是在儿童阶段,习惯的养成教育才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把孩子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美丽的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①家庭。②学校。③儿童所在的集体。④儿童本人。⑤书籍。⑥机遇。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从孩子的一生来看,父母真正能送给孩子的不是金钱和物质享受,家长能给孩子的:一是好的教育;二是好的榜样;三是适度的关爱。  相似文献   

14.
孩子们年龄小,好动,往往不能控制自己,而我在教育他们遵守纪律,管住自己这方面下的功夫也不够,因此班上的纪律显得有些松散。譬如,他们听到上课的铃声不能立即进入教窒,在课堂上有些人有时偷偷地做小动作,在体育课上有的只管玩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听教师的指导。要改变这一情况,我想起孩子们的校外辅导员,一个在家休养的解放军同志,孩子们是非常喜爱他的,不少孩子希望长大了也能当个解放军,他们看到解放军肩并肩地走路,也模仿那样子走路。我想,以解放军为榜样,给他们进行一次教育可能会收到好的效果。于是,就决定辅导孩子们开展一次中队活动——去看解放军叔叔操练。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组织了绘画活动“初升的太阳”。我没有画范画,也没有提太多的要求,我想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自己去构思、去创作。孩子们对这次绘画活动很感兴趣,不一会儿,大部分孩子完成了作品。有的画出了在蔚蓝的大海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有的则画了在高高的山冈上露出半边的太阳。正在我窃喜之际听见一片吵闹声。卿卿向我报告:“佳佳把太阳画反了!”其他孩子也一齐喊:“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佳佳画到西边了!”只见佳佳眼里满是泪水。我也很奇怪,佳佳为什么要把初升的太阳画到西边呢?于是我问佳佳,佳佳告诉我:“爸爸妈妈吵架了,妈妈…  相似文献   

16.
英国现有四十多个五岁以下儿童进入小学、有的四岁零几个月、还有的仅三周岁.这些入学的儿童年龄有一半以上是在四周岁零九个月以下的孩子.政府督学和有关专家们一再警告让孩子过早入学会导致他们的身心受到损害,然而地方当局却不听劝告,鼓励年幼儿童入学,填补班级的空额.令人气愤的是他们还对家长施加压力要他们把年满四周岁在条件较好的幼儿园的孩子送进学校.孩子们入学后,校方并不根据他们年幼的特点进行培育,校中也没有几个对幼儿教育有经验的教师.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必要课程没有设置,活动  相似文献   

17.
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是赫章县最为边远的村级小学,大部分儿童的家长外出打工,留下来照顾孩子的只有年老的爷爷奶奶。即使有少部分父母在家,他们大都是在家务农,年轻时缺少读书教育,因而他们忽视了孩子的教育,任其孩子发展,把孩子的教育都放在了学校的教育上。然而每一个孩子们不都是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呢。在家,甚至在学校,他们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针对种种情况,作为长期在农村一线小学任教的的我们,不得不重视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这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家,为什么让孩子们烦》一文真切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也客观揭示了当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①孩子在家里没有自由,父母教育孩子非打即骂;②父母的过高期望,常使孩子感到力不从心;③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将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信任孩子,使代沟加深;④有些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放任自流,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验不到家庭的温馨。显然.这样的家教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心理学家诺尔蒂生动地描绘了教育环境与儿童行为的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  相似文献   

19.
许多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在课余为孩子请个辅导老师,也已经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了。以往,对于家庭教师,我们更多谈论的是要不要请,以及比较请家教的利弊得失。但是在了解了各方面的意见以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认为请家教好的人都是那些善于分析孩子的特点,选择了合适的家庭教师的父母。而所有那些请家教的弊端,并不是请家教本身带来的,而是父母没有从孩子实际出发,盲目为孩子请家庭教师和不切实的期望造成的。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要不要给孩子请家教,而是父母该如何为孩子请到合适的家教。当然,并不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20.
周奎英 《师道》2008,(5):8-9
“学会感激”是学生的必修课。在某地的一次研究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中,发现许多孩子对于《我感激……》这样的作文题目竟然觉得无从下手。当前。很多孩子可能真的没有被感动过。即便是一些农村的孩子,父母、学校、社会对他多么好,他都不会感动,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们只知道享受别人给予的爱。很少知道爱也是需要回报的。有些孩子经常与父母顶嘴甚至吵架,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家务活更是从不沾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