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义的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三种类型,狭义的科学博物馆指其中的科学工业博物馆。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科学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认为近年来中国的科学博物馆事业过于偏重于科学中心的发展,缺失了科学工业博物馆这一类型。本文提出:因科学工业博物馆在展示内容、展示方式上的独特优势,中国的科学博物馆应补上这一课,大力建设科学工业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的发展阶段为线索,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传播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科学实践如何嵌入到博物馆的展览实践之中并从中发展起来,以及关于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的观念变化如何在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得到反映,还展现了日益受到关注的科学传播如何在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层面体现出以公众需求为本。  相似文献   

3.
维克多·阿姆巴楚米扬是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他的工作成果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位于布拉堪的维克多·阿姆巴楚米扬故居博物馆再现了这位科学家的生活和科学活动情况。博物馆向观众介绍了从古代到20世纪末期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变,并将维克多·阿姆巴楚米扬的经历作为阐释一个人影响科学发展的生动范例。  相似文献   

4.
将科学博物馆、科学中心、探索中心等互动型科学博物馆与中心统称为科学博物馆与科学中心(简称为SMC)。在澄清SMC内涵的基础上,按SMC的展示理念变迁将其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划分为:技术史展示阶段,展示现代科学和增强科学知识阶段,促进科学大众化与知识扩散阶段。并在公众与科学技术新的互动社会与环境下,指出SMC面临的挑战,提出SMC向第四个阶段,即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和尊重公众的主动地位阶段演进的趋势。在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语境中全面思考科学博物馆与科学中心的定位与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本学术游记和随笔集,《域外博物馆印象》作者通过参观、考察众多的域外博物馆,从四个维度展现了自己的学术收获:以中国科普事业领导者的视角,对中国的科技馆事业建设发展予以指导;以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学者的视角,探讨科学博物馆的发展规律;以中国科学博物馆行业引领者的视角,思考科学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科学博物馆忠实粉丝的视角,归纳科学博物馆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新颖·规范·实用──《学者必览》评介张志强(南京大学文献情报学系)在当今这个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层出不穷的时代,对大多数学科来说,期刊文献是最大的情报源。会议文献次之。期刊以其发表文章快、出版周期短的特点而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据统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追溯了笔者于1984年拜访探索馆与馆长弗兰克·奥本海默有过一面之缘的难忘回忆,展示了弗兰克·奥本海默跌宕起伏的曲折人生和创建探索馆的教育理念,介绍了《众妙之门:弗兰克·奥本海默和他创造的世界》一书的作者柯尔、导言和各章内容概况,让读者对弗兰克·奥本海默有更为全面、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在博物馆界进一步传播其博物馆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俄文三位著者号码表》是俄文图书分编必备的工具书,该书是苏联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和目录学家柳博芙·鲍里索夫娜·哈芙金娜。Л·Б·哈芙金娜于1971年4月24日诞生在哈尔科夫的一个医师家庭。由1890年至1913年,她从事哈尔科夫公共图书馆(即国立В·Г·科罗连科图书馆)工作。她由一个普通的图书馆员,而后来成为科学研究员和管理委员会委员的过程中,哈芙金娜开始认识到要“为新图书馆和新图书馆员而奋斗……为用宽广的社会精神训练图书馆干部而奋斗……为承认图书馆工作是一种专业,而且是一种教育和科学专业而奋斗”。1903年,她在哈尔科夫公共图书馆创  相似文献   

9.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伦纳德·斯潘塞·丘吉尔是一位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历史学家和著名作家,还曾经是一位优秀的战地记者。“他创造历史,又谱写历史。他本人就是一部历史!”许多世界政治家和历史学家这样赞美丘吉尔。丘吉尔出生于名将世家,是第七代马尔巴罗公爵的孙子,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一度是19世纪末期英国政坛的风云人物。在离大学城牛津13公里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座金碧辉煌、方圆20公里的豪华宫殿。这就是丘吉尔的诞生地——布伦内姆宫。现在,布伦内姆宫已经向游人开放。每年吸引着上百万游客,是英国旅游名胜之一。许多游人慕名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9—20世纪以来中国器物在伦敦科学博物馆与展览空间中的角色,包括来自亨利·威尔康姆(Henry Wellcome)的中国医药收藏,以及1938年梅乐和爵士(Frederick Maze)策划的中国帆船展览。本文认为伦敦科学博物馆对于中国器物有着“人类学式”的收藏观,其兴趣往往在于保存那些在机械的冲击下快要消失的传统工艺,这一点与民族志博物馆的思想与实践类似。探索人类学和民族志博物馆的收藏史,对于理解中国“科学器物”在西方博物馆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也可以窥见在19—20世纪以来知识与物质文化的全球流通中,不同文化体系中对于科学器物理解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职务设计理念入手,提出了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原则和着眼点,然后落实到作为一个组织的图书馆工作中,从职务投入、职务丰富化、职务轮换、环境改造四方面来论述图书馆改革中应该进行的职务设计,以此来调动很有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考评,是指以读者评价为主,与工作人员互评、领导评价相结合的一种年度考评方式。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考评有其特点,也有其意义。在考评中要坚持导向与激励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原则,并要根据馆情制度较为公正的考评标准。还指出了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考评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学图书馆实行"首问负责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引入“首问负责制”的意义,论述了保障大学图书馆实施“首问负责制”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和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蓉晖 《图书馆》2007,(2):77-80
文章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环境的变化与趋势,及其对图书馆管理战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营销对策。认为图书馆基于知识服务的全球化的同时,保障文化多元化差异的管理理念和营销,将是图书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 small study that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librarians and their academic colleagues in a number of institu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re is an abundance of literature outlining how librarians should collaborate with their academic colleagues but less emphasis on what librarians are doing in practic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collaborative aspect of this relationship with a focu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Research findings look at factors which encourage and inhibit collaboration and challenges librarians face in achieving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  相似文献   

17.
从尊重纳税人到尊重读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蒋永福 《图书馆》2004,(4):26-27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当一名学生时期,当我第一次跨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大门时,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是对面墙上写着的大幅标语——“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还是二十年前,当我分配到图书馆上班的第一天,一位花白头发的老馆长分派我到外借处工作(这项工作我一直做了6年),当时他对我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公共图书馆现行读者制度与公共图书馆理念相冲突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博物馆经营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博物馆经营理念的内涵、博物馆事业发展和时代要求以及经营博物馆的具体实践等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谈图书馆人际关系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图书馆是人类知识宝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作为图书馆人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历史使命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探讨了当前图书馆内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当关注的重点: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读者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