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流畅状态量表》对我国12支女子排球甲级队138名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主力运动员比非主力运动员在流畅心理状态特征上的得分高;八一、辽宁、上海和江苏队的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特征较明显;福建、山东和四川队的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特征在12支队伍中得分最低。这与1999~2000年全国女子排球甲级队联赛中的成绩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心理测量法等方法对流畅心理状态量表(FSS)在中国的适用性、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运动流畅心理状态特点及其赛前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流畅心理状态量表在中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训练年限长、技术水平高的足球运动员在技能-挑战平衡、行动意识融合和控制感三个纬度上明显好于训练年限短、技术水平低的足球运动员:各个不同位置上的球员在流畅状态各个纬度上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赛前心理因素流畅感的发生有显著相关,特别是自信心和积极注意两个因素和流畅感有非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运动员流畅状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探讨不同性别、项群以及训练年限的高水平运动员在流畅心理状态上的差异和作用,采用澳大利亚学者Jackson编写的《流畅状态量表》对128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运动员的流畅心理体验比女运动员更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的流畅体验高于体能类项目运动员,并且差异显著,而随着正规训练年限的增长高水平男女运动员在不同的流畅状态特征上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人口学为自变量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状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变量中清晰目标、享受体验、时间变换和意识丧失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年龄组、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指标中共性显著性差异的维度是挑战技能平衡、行动意识融合、控制感和清晰反馈;建议对运动员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大心理训练力度,提高运动员心理机能,促进流畅状态的出现于保持。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女运动员比赛动作操作表现的影响,采取共时性、双基线水平单个被试试验设计,使用流畅状 态量表(FSS)和比赛评分法测定运动员水池训练、雪上训练、心理干预介入、撤掉心理干预后参加比赛4阶段流畅心理状态和动作质量得分,并辅以 心理技能测试和质性研究效度评价来综合反映运动员的操作表现。2次基线测定结果显示,3名运动员流畅状态得分在水池训练与雪上训练变化不 大。3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得分方面,雪上训练得分明显低于水池训练,介入心理干预后,3名运动员流畅状态均有所改善,2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得分均 增加,第3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得分略有降低;撤除心理干预后,3名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得分均有所降低,动作质量得分均降低但略高于基线1和基 线2。结论:经过心理干预训练,运动员操作表现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6.
对于运动员流畅状态的干预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探寻流畅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而调控运动员的流畅状态,也是训练与竞技实践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从流畅状态干预角度出发,对124名冰雪项目运动员施测“运动员流畅状态影响因素问卷”,考察冰雪项目运动员流畅状态影响因子及其特点。研究发现:冰雪项目运动员流畅状态影响因素由“积极的心理准备”“、放松的情绪状态”和“专注于比赛的注意力”三个因子构成;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在“积极的心理准备”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项目、主力–非主力、训练年限分组、运动成绩分组的运动员之间,在“放松的情绪状态”和“专注于比赛的注意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对冰雪项目运动员赛前流畅状态的调控,要重视赛前心理准备、情绪放松以及比赛专注力的心理指导与教育,并要针对不同群体运动员的特点开展相应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篮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动员的流畅心理状态是当今运动心理学中的前沿课题,他对于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有着积极的意义。流畅心理状态指的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完全投入到他所参与的活动和任务中去,关注自己的技术动作的完成。能够作出平时训练中不能作出的动作,而不去关注自己的比赛成绩,取得难以想象的好成绩的心理过程。本研究采用澳大利亚学者Jackson的《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量表》对我国168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篮球运动员在不同训练年限、不同级别、不同性别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并尝试提出了我国篮球运动员产生流畅心理状态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主要运用心理测量法,对参加第6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31名坐式排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坐式排球运动员和全国常模球类组运动员相比,竞赛状态焦虑处于同一水平;不同性别的、不同位置的坐式排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无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坐式排球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有显著差异(t=210,P<005),其他维度无差异。证明长期系统训练对残疾人克服心理障碍有益,建议动员社会力量为坐式排球训练创造条件,支持坐式排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男女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运动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排球运动员运动动机呈现高参与倾向和低回避倾向;主攻回避倾向得分高于副攻、二传、接应且有显著差异;健将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回避倾向得分有显著差异;年龄、运动年限与运动动机得分低相关。建议:优化运动动机应内外兼施,内部提高运动竞赛水平,外部建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优秀运动员应激源与运动心理疲劳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Smith认知-情感理论模型及Silva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采用<运动员应激量表>、<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对132名一级以上11个项目的在训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优秀运动员应激水平属于中等偏低,"运动受伤"和"环境肉素"得分较高;不同训练年限、经济条件的优秀运动员应激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人际关系因子方面呈现出随入队年限递增而分值递减的趋势,在日常生活遭受方面经济条件差的得分最高;应激各因子与运动心理疲劳总分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高应激组与低应激组的运动心理疲劳存在显著性差异;比赛失利因子进入对运动心理疲劳总分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以运动训练的需要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为切入点,运用心理测量、录像视频分析、行为观测、主观体验及实验等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不同状态得失分的时间特征、行为表现及心理状态变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比赛得失分是羽毛球运动员不同状态行为表现及时间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主动进攻失分时间间隔最长,对方失误得分时间间隔最短;在得分和失分时,发球时间间隔较长;运动员处于流畅状态得分后持续时间长,行为表现突出,情绪表现强烈;皮温、指端血容波幅和心率可作为监控运动员不同状态心理变化的客观指标。观看不同状态比赛视频能有效促进运动员心理控制水平的提高;结合不同状态的比赛视频进行心理监控训练,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员比赛自信心的提高。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练员提供决策参数,为运动员提供各种比赛的行为信息储备,从而提高运动员对比赛时各种信息的加工速度、准确性和应对困境的能力,增加运动员比赛战术运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教学实验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上肢力量训练影响篮球罚球命中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肢力量训练对大学专项班学生的罚球命中率有显著性影响,在其他教学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上肢力量训练的学生要比不进行上肢力量训练的学生投篮命中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13.
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海  庞标琛 《体育学刊》2004,11(6):108-111
为探讨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对广西334名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进行了分析。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女运动员的掌握目标高于男运动员,男运动员的成绩目标高于女运动员:训练年限主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掌握目标的发展呈下降趋势,成绩目标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成绩目标的运动等级主效应显著,三级运动员的成绩目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主导目标为掌握目标。结论: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受后天环境影响较大。建议在培养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时,应帮助运动员树立能力增长观,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多设置掌握定向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探索六周的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和平衡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影响,把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名,实施六周的悬吊训练方案,对照组进行和实验组同等强度的力量练习,训练前后分别测试单腿跳远和立定跳远成绩、平衡能力指数,对训练前后与组间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与之前相比单腿跳远成绩都有提高,但实验组更明显;立定跳远成绩只有实验组明显提高,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平衡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但是实验组提高更为明显。结论是:悬吊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增加下肢速度、爆发力和平衡能力,改善了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肌肉协调能力,改善提高了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CSAI-2问卷测试了322名参加全国或省际比赛运动员的赛前状态焦虑。结果发现:①运动项目类型是影响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一个重要变量;②性别与运动级别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多维竞赛状态焦虑;③文化程度不是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因素;④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比赛成绩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对于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运动,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在稳定性、兴奋性、心理健康方面的得分均高于不常参加运动的学生;而在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方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得分均低于不常参加运动的学生,说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群体环境问卷法,对参加2007年全国青少年篮球比赛的336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整体水平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凝聚力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女队员在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两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男队员;来自城市的运动员在群体社交一致性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农村的运动员;每周训练次数较多的运动员,其凝聚力水平较高;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参赛角色、不同场上位置和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凝聚力的四个维度指标上差异不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我国田径运动员的认知风格、竞赛焦虑特征与竞技水平发挥的关系,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和竞赛状态焦虑问卷的方法,对我国15个省、市优秀田径运动员93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有场依存者和场独立者,个体差异情况较大;田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低于田径常模、躯体状态焦虑显著低于常模,状态自信心显著高于常模,场独立运动员躯体状态焦虑显著高于场依存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更低而状态自信心更高。②认知风格与认知状态焦虑显著负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正相关,认知风格是影响认知状态焦虑的一个主因素。③两种认知风格运动员与竞技水平发挥率负相关,场独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率更高;竞技水平发挥高组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更低,状态自信心更高;竞技水平发挥高组与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负相关,竞技水平发挥低组与认知状态焦虑负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正相关,两组运动员与状态自信心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竞赛焦虑的三个维度均不能预测竞技水平发挥程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中国修订本,对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不同场次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揭示焦虑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用于指导训练和比赛。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认知焦虑低于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认知焦虑逐渐下降;运动水平的不同认知焦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