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联系的基础上,探讨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将社会网络理论运用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之中,分别从社会网络的核心理论--网络关系、网络位置、社会资本三个视角研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管理理论的兴起带动了知识共享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共享理论进行了研究。知识共享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的理论体系,其中知识共享的内涵可以从信息沟通/信息流动角度、组织学习角度、市场角度、系统角度来理解。除此之外,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知识共享的支撑机制也是知识共享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学者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虚拟企业特征决定了知识共享的高风险性,知识共享程度作为知识共享风险的标识和信号,表现为知识共享不足与知识过度共享。影响知识共享不足的风险包括知识本身、企业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知识过度共享的因素包括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知识保护意识不强以及知识共享契约不完备等。应该从信任机制、学习机制、激励机制、知识保护机制、风险预警机制与知识技术系统等方面建立风险控制机制,保证虚拟企业知识合理、适度共享。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解读国内外学者知识共享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认为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模式选择应该是基于个人利益因素与个人功效感因素的文化主导、技术支持模式,并据此构建了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5.
组织内员工知识共享过程研究:知识接收者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知识共享活动是一个“黑箱”,人们没有必要研究其具体过程,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共享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在指出已有研究文献不足的基础上,将知识接收者引入到知识共享过程中,提出基于该视角的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并分析接收者的影响因素及方式,最后提出提高知识共享有效性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针对已有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相关实证研究加以梳理和再分析。[方法/过程] 利用元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和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梳理和识别影响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异质性检验和分组分析,探索不同研究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的原因,从而检验调节变量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对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分别有10个、14个,其中利他主义和知识共享态度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大,结果期望、共同语言、主观规范和身份认同是影响知识共享行为最显著的变量。同时,研究识别了社区类型和研究情境是不同研究异质性的部分来源,具有一定的调节效应。通过梳理和识别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调节因素,可为虚拟社区管理者提供参考,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竞合关系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参与知识共享的动力问题,通过供应链中知识共享强弱联系两个视角,利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知识共享的激励问题,综合分析了企业间关系、企业知识共享的能力以及风险因素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为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提供基本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社会资本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学术虚拟社区持续知识共享的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究学术虚拟社区用户持续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以科学网社区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调查获得370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知识共享的满意度显著地影响持续知识共享的意愿.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内知识共享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涛  谢伟  徐彦武 《情报学报》2004,23(3):275-281
本文通过区分知识共享的数量与质量使有关知识共享动机理论中的冲突得以消除 ,并以此为基础实证研究了不同信息技术情境下 ,员工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动机与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 :只有成就感、工作的挑战性和责任心。这些激励因素才能促使员工提高知识共享的质量。这一研究启示广大企业应加强对员工上述激励因素的重视 ,以提高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从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识别、挖掘与利用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影响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内外因素和存在的诸多障碍。提出了创建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建立学习机制,灵活交流的机制,知识共享文化创新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近20年来全国公共图书馆馆库空间密度统计数据,并剖析中山大学和俄亥俄大学两个图书馆布局设计典型案例,探讨了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变化,阐述了现代图书馆已经从单纯的贮藏空间向公共空间及学习空间发生变化的观点,建议图书馆结合各地“十二五”规划,加强与所在城市区域的合作,以多种方式拓展图书馆可利用空间,提高图书馆的生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共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分析知识共享的促进因素、抑止因素和阻碍知识共享的因素,介绍克服这些负面影响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着眼于知识共享全过程,从个体、团队和组织多个层面入手,基于PLS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包括知识提供者贡献知识行为影响因素和知识接受者利用知识行为影响因素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对跨界创业知识共享的研究做出拓展并探究其内部机理。[方法/过程]通过综合探讨跨界创业企业知识共享过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企业跨界创业过程中知识的流动及阻碍,构建跨界创业知识共享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深入阐释。[结果/结论]通过此研究,对跨界创业知识共享的研究做出拓展,笔者所进行的研究与构建的跨界创业知识共享模型表明:在跨界创业过程中,组织需要重视知识共享,考虑如何跨过知识边界的阻碍,并建设和发展相关能力,从而促进组织的知识获取效率,进而为组织的竞争优势与绩效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的涵义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扩散和共享概念的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反映的均是组织内或组织间知识流动的状态和方式,但两者也同时各具更为深层的涵义。前者包含的范围更广,既包括知识溢出也包括知识共享。相比之下,知识共享的局限性较大,可将其视为一种更精确和可控的特殊的知识扩散。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统一于知识传递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6.
认为如何通过组织管理策略有效激发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认同理论和动机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研究团队性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团队性绩效反馈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通过规则服从、集体情感与责任动机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促进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没有发现个体工作控制源对团队性绩效考核、知识共享动机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最后讨论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如何制定知识共享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明确图书馆知识共享战略含义的基础上,指出图书馆知识共享需要战略的原因,分析图书馆知识共享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图书馆知识共享战略的核心在于确定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方向、目标和计划;制定图书馆知识共享战略需要遵循两个基本法则:独特法则和简单化法则;确定图书馆知识共享方向,一要清晰;二要正确。最后提出图书馆知识共享目标确定的注意事项以及图书馆知识共享计划制定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王瀚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9):86-92
[目的/意义] 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本质上是知识共享过程,刻画其动态演化过程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方法/过程] 以知识存量、知识结构和知识质量为变量构建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中知识共享的位势判别函数Epk,并以Epk=50作为高低位势的划分阈值把合作群体划分为两个子群,从合作参与者自身因素、参与者间的相互影响及环境作用3个方面探讨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应用博弈论原理构建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应用2014版Matlab编写仿真程序,基于给定的初始参数值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多次迭代仿真。[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群体参与策略经过多次博弈后趋于稳定;参与者的共享/学习能力与参与者关系对知识共享具有正向影响,成本因素对知识共享有负向影响;演化博弈模型收敛于(1,1),即高位势参与者选择知识共享策略、低位势参与者选择知识学习策略;通过合作过程中不断的知识共享与学习,参与各方的知识结构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知识提供方的改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