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职教课程是目前国内多数职业院校采用的一种新的职教课程开发模式,它彻底改变了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观,建立起与职业岗位体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但是这种新的课程理念推广应用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这种职教课程的实施环境。因此,有必要对工作场所学习职教课程的结构观,工作场所学习职教课程开发的关键要素以及在本土化实施的边界条件——环境要求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受到认可,工作场所学习领域对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与日俱增:研究主题逐步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研究,即从概念辨析、理论模型设计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促进学习的技术实现等实践方向发展;研究对象日益多样化,聚焦的工作场所逐步从企业拓展至学校、医院等,研究对象也覆盖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企业主管/员工、教师、医务工作者、银行职员、社会工作者等;研究视角受到传统知识观向实践知识观的转变,从关注个体同时也从个体行为导向的视角,到关注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交互,再到更广的社会-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方法既有聚焦影响因素研究的量性研究,也有聚焦学习机制研究的质性研究。今后,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从经验中学习、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之间的关系、虚拟空间的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的激发与支持、基于团队或组织视角的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研究等主题。  相似文献   

3.
工作场所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课程,是一种情境课程。比利特工作场所学习课程开发理论描述了基于活动访问和指导双重原则下工作场所学习课程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从工作场所学习课程开发的哲学基础、指导原则、开发流程及课程的合法性等方面,对比利特的工作场所学习课程思想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专业发展效能关涉教师参与职业院校变革的质量和深度。以工作场所学习这一教师专业发展范型为例,选择以"知识"为切入点构建包含知识获取、知识内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四个维度在内的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绩效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调查,窥探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绩效的实然特征以及国家级重点中高职与非国家级重点中高职在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绩效上的差异。最后,基于实证调研结果,以"知识管理"为工具,提出通过"生活史叙述"提升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个体绩效,通过"创建学习型学校"提升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逐渐成为国外成人学习与工作研究的主题,相关研究主要论及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的提出、内涵、价值和途径等。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产生于日常的工作行为中,是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学习,是未经计划或并非期待的事件的结果。工作场所不仅仅是一处物理场所,而且是分享价值、观念、行为和态度的场域。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合法"环境。组织应当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培育分享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6.
现今社会,人们对学习空间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领域,而是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场所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空间,其内发生的学习行为业已引起了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工作场所学习所涉的四个支持要素——政府部门、企业、教育机构以及员工个体来看,他们有各自的角色与立场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探讨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场所需要的各种可能性因素,将为架构工作场所学习的支持系统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职业学校和企业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双元培训项目被视为技能形成过程的有力载体,工作场所学习则被认为是发展职业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的有效策略。为探讨荷兰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元训练计划中的工作场所学习,实施定性的案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场所各部门之间的学习环境存在差异,学校和工作场所之间的合作缺失,学生在工作场所难以获得深刻的理论知识,学校也难以有效指导工作场所的学习。通过研究试图发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改进工作场所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学校本位教育"的学习方式,发生在工作场所之中,其内涵经历了知识技能观、交互观、过程观和混合观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化。伴随新媒体技术在工作场所中的应用与普及,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作学习一体化、集体知识群建共享、工作学习内容生成而非预设等。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是工作场所学习的高级形式,它的提出是以知识生成隐喻为基础,强调集体知识库的生成、虚实结合的协作交流与分享、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习元平台作为一种能够支持协同创建、内容生成以及语义关联的知识社区,可以支持虚实结合的工作场所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技能获得、参与工作任务、知识系统化生成三个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职业学习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了数次蜕变,目前,在职业教育界,它演变为与工作世界广泛合作的各类名目繁复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要重新认识工作场所学习的当代价值.有必要梳理人们对于此种学习形态所持的几种普遍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非正式学习理论的视野中,顶岗实习是一种工作场所的学习。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学习活动,有其本身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对实习情境的感知、人际关系网络的建构和职业角色的胜任都会影响到实习生的学习。根据这一理论,职业教育应该为实习生创造更融洽的实习环境,学校层面要建设顶岗实习课程,并倡导双师指导的教学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工作场所学习与情境学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工作场所学习、情境学习等一些新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成人学习的新方式,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工作场所学习与情境学习的概念内涵及特点,试图对工作场所学习与情境学习有更深入的了解。笔者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成人利用这两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工作场所学习是区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围绕工作场所开展的一种有针对性的企业培训和团队学习、员工个体参加的一系列非正式学习。考虑到工作场所学习是围绕工作环境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选择学习策略是保证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建立工作场所学习效果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拟定的工作场所学习策略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有助于拓展工作场所学习理论的深度,并为结果性工作场所学习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曾琳 《中国成人教育》2012,(13):109-110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种在参与真实任务,并从熟练成员直接或间接指导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瑞典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校长培训模式强调中小学校长在其所在学校、各地校长专业组织、学生父母工作地以及校长培训基地等真实情境中获得实践经验,以提升校长的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它给中小学校长提供了非正式学习的机会,是一种有目的、有结构、有组织的在岗培训,是具有反思性的参与式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作场所学习实践的深入,工作场所学习逐渐为各界学者所关注,对于工作场所学习模型的认识与探索亦不断提升。从"输入-输出"模型到"系统学习"模型,工作场所学习模型经历了动态性的演绎,并昭显工作场所学习研究领域的变化。从研究范式看,其经历了"学习作为一种习得物"到"学习作为一种参与"的转变;从学习情境看,其经历了"单一情境"向"多元情境"的转变;从学习方式看,其经历了"正式学习"向"非正式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郭晓垒 《文教资料》2011,(23):140-142
工作场所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芬兰多科技术学院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而采取了工作场所学习模式,其特点有:工作场所学习是和实践密切相关的非正式学习形式;强调学习经验的重要性:工作任务和情境决定了工作场所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芬兰高职学生工作场所学习模式的成功经验将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企业课程是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场所学习理论是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实质上是一种工作场所学习体系。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理论的视角,企业课程的内容可分为: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倾向性知识三种知识类型,其教学过程包括知识获得、参与实践共同体、知识系统化生成三个阶段。在工作场所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应该合理地对现代学徒制中企业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同时根据学习的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教学,最终促进现代学徒制中学徒工作场所学习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形式,将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有效地融合,成为从业人员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越发地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分析了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工作场所学习相对于其他成人学习方式而言具有目标明确、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等优势,已成为成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并日益受到重视。营销学的4C理论由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对于开辟成人工作场所这一“新疆域”,促进工作场所学习的大力发展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价值。基于此,应从满足双方需求、降低物质和精神成本、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以及有效沟通四个方面促进成人工作场所学习。  相似文献   

19.
工作场所学习既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自身发展和企业不断注入活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工作场所学习有利于促进个体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个体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有利于丰富国家的人力资源。分析工作场所学习过程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工作场所学习的有效性,许多组织正在积极探讨专家即有经验的员工在其中的价值。由于专家的倾向性差、专业知识的先天不足以及授课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了工作场所学习的积极效果。应重视隐性知识的迁移、注重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建立有效监管与评价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专家作为工作场所学习迁移工具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