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要把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尽决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新行为,必须在新理念与新行为之间寻找操作的中介,而教学设计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操作中介,事实上,教学设计也常称为“桥梁科学”。面对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设计又必须用新课程理念来武装,本文就试从新课程的视野来考察教学设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研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课程建设的层面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两个视角出发:宏观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存在两条发展线索,一条是指从过往“独立封闭”的计算机课程向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体整合其他课程要素的方向发展;另一条是指从过往“独立封闭”的其他课程向以该课程为主体整合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微观上,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如作为课程内容的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实施中介的信息技术、作为拓展课程资源的信息技术和作为建构信息环境的信息技术等。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视角,都应超越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分析(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今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此也有了相应的观照,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在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本层面,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整合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上的割裂,对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认识上的偏差,对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的形式、角色和功能把握不准定位不清,等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给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带来了危机,具体表现在教师身份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方面。为了重塑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本文重点探讨了教师在如何思、如何育、如何教三个方面的应对路径。  相似文献   
15.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教育领域不仅要被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诸种挑战,更应该主动思考如何培育学生具备适应和驾驭人工智能的素养,本文将这种素养称之为人工智能素养,即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培养的领域特定性与领域一般性兼具的学生核心素养。对人工智能素养的解析可以追溯到三维目标模式下的诸类研究,但这些研究未能廓清其内涵本质和内在逻辑。鉴于人工智能素养是因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素养类型,本文首先从技术本体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本质——人的技术化,并从哲学认识论与教育心理学视角出发,把握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知识与思维”的动态转化过程;情感作为源于认知过程的情绪化体验,不仅涵养了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获得道德观念的根据和渊源。由是,知识、情感与思维的相互作用关系共同构成了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底层逻辑。籍此,本文从人工智能知识、人工智能情感、人工智能思维三个维度出发,重点构建并详述了人工智能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已落下帷幕(详情可见大赛网站case.ictedu.cn)。下面对今年的参赛案例进行分析,供信息技术教师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共识.近年来,世界各地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找到优势和差距,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可以为我们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建设、课程评价实施、教师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宏观意义上的知能课程开发,是指以知能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整个专业的完整课程体系,基本开发思路可以概括为职业定位—能力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微观意义上的知能课程开发主要指的是具体的某一门课程的开发,基本开发思路可以概括为能力要素—知识体系—学习对象,其中,学习对象的设计是关键。依据大学课程的分类,有三种典型的知能课程开发案例可供参考:项目型、工作型、问题型。  相似文献   
19.
提出问卷设计要遵循和恪守清晰性、单一性、中立性、简单性、可靠性、间接性、排他性、敏感性、完整性、规范性等原则,以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对某校2011年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表明研究生在问卷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多做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进行有较高的合理性。认识论方面,有多种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可能性,其中,认识论取向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理论的性质和研究取向,可以建立学科的包容意识;从理论功能的角度进行分类也是一种合理思考,但极有可能导致理论功能的"窄化",或者将针对完整对象的完整理论人为肢解成孤立的部分;也许从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层层切分是建立理论体系的较理想途径之一。方法论方面,可以区分出经验体系和范畴体系两种水平的理论体系,并有诸种不同的表现,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该努力从经验体系走向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