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思维发展出现差异化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倡导要以生为本,重视全体学生的全面有效发展。针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教师不仅仅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学科知识时的接受和运用转化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整体心理结构塑造,在认真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前提下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优化教学方式,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64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包括学困生290名,普通生351名。结果表明:(1)学困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4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生差;(2)学困男生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3个方面的表现比学困女生好;(3)学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针对学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应结合学生本人、教师和家庭这三个不同的群体对其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儿童阶段向青少年阶段过渡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与世界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而在初中体育课堂由于受一些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从而被冠上"学困生"的称呼,而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转化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面向体学生,因材施教,耐心帮助外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重新燃起学习外语的热情,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学困的地位,是每一位外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通过研究学困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特点,从帮助其恢复信心入手,指导他们正确学习,收到较好效果。一、学困生学习外语的几种消极心理1.厌学心理。一部分学困生外语基础差。随着外语学的不断深入,欠账越来越多,造成外语学习过程中问题中,困难过多,导致外语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最终形成重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2.自卑心理。由于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海霞 《江苏教育》2012,(34):47-48
从2001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一般从三年级开始。农村小学比城市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要迟一些,再加上一些主客观因素,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要相对弱一些。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理解接受能力等存在差异,随着学习的持续,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态度消极,兴趣减弱,缺乏信心,出现了一些学困生。学困生的形成,成了家长、老师头疼的事。尤其是小学英语是整个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学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学困生"是指一部分学生的在学习感到困难,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产生了消极心理,进而丧失了学习动力的结果.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积极探寻初中"学困生"消极心理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辅导策略,从而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力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困生的健康成长与进步,笔者认为,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用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材施教,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集体关系的和谐、融洽;建立约束机制,加速"转轨"进程;引导学困生进行自我教育,是解决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曾辉 《教学月刊》2008,(12):18-20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心理活动流畅,他们的认识则全面而深刻,思维敏捷而灵活,记忆准确而牢固,收效丰实而显著。反之,如果学生的心理活动失调或失衡、不畅或受阻,则他们的认识就模糊,思维就迟钝,学习效率就低下。在笔者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十几年中,存在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一旦没有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最后便成为了英语学习的学困生。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分析学困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研究和探索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策略,对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成长路上不落下一个学生,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新课标要求教师让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所谓的学困生。一、深入了解数学学困生的心理活动教师对学困生要有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0.
因缺少学习热情、学习氛围较弱或心理健康原因,学困生转化的问题深深困扰着许多教师,激励机制的缺乏很可能是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之一,当然,学困生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学困生转化的激励机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注高中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关键,是高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基础。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困生的同时也存在共性特征——学困生心理健康,要了解学困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本质,对学困生进行跟踪研究,以待了解其心理特征,从认知需求、人格特征、方法引导等方面小结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发育水平正常无明显学习能力缺陷,但由于个人心理、环境及习惯导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困难程度,不仅学习意识不强烈,学习积极性较低,甚至有些学生对学习十分厌恶,对学习的看法出现了较严重的偏颇。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学困生扭转消极的学习心态,就要从学困生的心理层面进行分析和入手。  相似文献   

13.
大学时期是学生从学生时代过渡到社会的适应阶段,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还存在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在对大学生的相关心理活动状况进行探究与分析之后采取相关教育措施,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所谓“学困生”,就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学习吃力,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形成学困生的因素很多,有智力的和非智力的因素,有内部的和外部的因  相似文献   

15.
王悦琴 《甘肃教育》2008,(13):37-37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习惯、品德和意志。它在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一些数学基础原本不错的学生成绩一再滑坡,步入了学困生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处于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是三观正确树立的关键期,但由于各种制约因素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生活态度消极、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从整合心理健康教学资源、创设心理健康趣味情境、组织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拓宽心理健康训练广度的教学角度出发,做好充分学情调查,紧抓学生心理特点,做针对性教学设计,借助积极心理学助学功能,帮助更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通过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被试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用SCL-90对被试参加活动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心理活动后的得分要小于参加心理活动前的得分,且被试前后两次在SCL-90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改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提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针对学困生的情感心理,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较为积极的情绪,能够自主完成数学学习,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此,本文主要对学困生的情感心理进行概述,结合学困生情感心理的特点,分析其具体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一定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受师资等条件制约,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到了初中,两极分化更为明显,学困生数量进一步增加,这严重干扰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产生消极作用。因  相似文献   

20.
所谓学优生,习惯上指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是相对学困生而言的。近年来,对学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误区:“学优生”成绩好,守纪律,听话懂事,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困生”的问题,与学优生沾不上边。事实上并非如此,据有关调查资料和我几年来从事实验班的教学经验看,不少的学优生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消极障碍心理。一、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分析(一)自卑心理。学优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居多,名列前茅的成绩,家长、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使他们习惯了自己的成功。由于他们心理尚未成熟,往往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盲目自尊、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