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是大师、大学生和谐互动之学,是教师导引、学生从游之学。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日,‘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梅先生对“大学之道”的论述,影响深植于清华,而远播于厦大。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真谛     
黄行福 《师道》2003,(5):37-37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竞相注释,说法各异。潘光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我个人认为,潘先生这段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其一,学校犹水。水乃鱼之生存所必需。鱼一离开水,意味着死亡。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专门的场所。没有学校,便没有现代教育。如果潘先生只说到这一层,还不算睿智。潘先生的睿智在于,他说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学校是师生自由探索,自主追求的地方。因为鱼儿在水里是自由自在的,它…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身、心、灵交流的活动。对于师生关系,60多年前,梅贻琦先生在写作《大学一解》时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④这里梅贻琦先生意在表明,大学要造就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这种由“教师导引、学生从游”营造的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于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梅贻琦曾经对学校教育有这样一段阐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作为一名教师,追求最好的教育方式一直是我们的理想,而这种理想正是基于教师这个称谓和对教育这份事业的认同和热爱。  相似文献   

5.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初中第三册2001年版“自:从,由”。按此“自”表处所,宜训“在”;不表起点,不宜训“从”。《古书虚字集释》“‘自’犹‘在’也”,并云“‘自’‘在’一声之转”,即古音从母双声也;又“‘自’犹‘于’也”,例证在在。《广释词》亦“自犹‘於’,介词”。如:  相似文献   

6.
师生如鱼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认为,师生如鱼。他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梅校长把师生比作自由、活泼、灵动、可爱的鱼儿,真乃形象生动,颇具匠心!一、师生如鱼——鱼儿离不开水鱼扎要健康成长,自然需要良好的环境。常言道"鱼儿离不开水",  相似文献   

7.
门外下雪,门内“伊川先生瞑目而坐,游、杨二子侍立”,先生醒觉,始嘱二人离去,“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这则“程门立雪”的故事发生在宋代,伊川即大理学家程颐,游酢、杨时是他的学生,时已年届不惑矣。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却不尊重学生,师门森冷,教风峻刻——那个时代大抵如此。人们引用“程门立雪”的成语,习惯上只述及它正面的涵义,其实,近一千年来其负面影响也在默默起作用,至今似乎犹不能忽视。日前听一堂数学课,教师画了一个两边很短的  相似文献   

8.
韩愈《师说》开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大学、中学和其他选注本均释“受”字为“通‘授’”或“同‘授’”。我认为这样注解是不妥的。这里的“受业”应是“援业”之误,应予改正。“受业”不同于“授业”。早在先秦就有“受业”的说法,即学生从师学习之意。《孟子·告子下》载,曹交对孟子说:“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说的是曹交想在孟门当学生从师学习。《史记》多次用“受业”。《孟子苟卿列传》叙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生土长”的高等教育学科,40年来始终面临“发展性危机”与“建制性危机”的拷问。在建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回溯与重温第一代学科创始人的思想与事迹,可昭示处于“不惑之年”的高等教育学发展进路的可能性与可为性。潘懋元先生与朱九思先生分别代表了高等教育学诞生之初的“理论源流”与“实践源流”:前者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学科的专业建制设立、学科人才规训与理论建构发展,后者致力于提倡院校研究落地、创设理论指导实践的试验田、以实践成效确证学科合法性;而两位先生围绕“理”与“实”的交融与互动,更是从源头上奠定了高等教育学“理实融通”的学科气质。其启示意义在于:高等教育学者既要夯实学科专业基础,也要提升服务意识与能力,尤其更注重以院校为基础的案例研究与理论建构的价值。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政府与高校更加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功用与价值,为学科“理实融通”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师说》中的名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切入口,从语法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受业”的多种含义,指出在现代语法教学中,“受业”应该包括“受业目标”“受业方法”和“受业设备”等内涵。受业对象能否成才,既有赖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有赖于受业对象的自主学习和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11.
韩愈在到币说》里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如果把“受业”解释为“接受学业,跟随老师学习”,或者把“受业”理解成“学生对老师的自称”,显然是讲不通的。因此,“受”应该为通假字,其本字应为“授”,“受业”的意思为“教授学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对教师,不称“老师”,而称“先生”。“先生”一词,有多种含义。《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指的是父兄;《孟子·告子下》:“先生将何之”?“先生”,是对年长者的尊称;《韩诗外传》:“古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曰先醒也”。“先醒”,即先知先觉者之谓。这些都不是指  相似文献   

13.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说的“道”并非什么做人或治国安邦之“道理”,而是学习的方法,“传道”就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它在教师的职责中是第一重要的内容,所以,韩愈才将其置于“受业解惑”之前。原因也不难解释,为师者如果只是讲授学业解释疑难而疏于学习方法的传授,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而已。因为“道”有限而“惑”无穷,用有限之“道”来解决无限之“惑”才是为师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追忆与解读:潘懋元先生的“惊人之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懋元先生,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 潘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在为人和学术上留下了许多“惊人之举”,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传奇人物”。多年来,先生以其创新性的工作和开拓性的探索,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的若干个“第一”:1978年,他发表了全国第一篇关于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创议文章,  相似文献   

15.
“今”探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写到廉蔺交欢一段时,其中有“今两虎共斗,其势不倶生”一句.对于该句中的“今”字,有人误解为“现在”之义,其实不然.清人王引之的《经传释词》说:今,犹“若”也.杨树达先生也在《词诠》“今”字条下云:“假设连词王念孙曰:今犹‘若’也。树达按此乃说一搴竟,改说他端时用之.”“今”字作为假设连词,往往用于偏句开头,可译为“假使”“如果”之娄,“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作  相似文献   

16.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是李白《月下独酌》的两句诗。注解有三类:一、《唐诗三百首》喻守贞本注:“无情,忘情的意思,是说月亦忘其为月,我亦忘其为我,永远结为忘情的好友。”金性尧本注:“意谓只有将来远至天上,才能永远尽情而游,不再分散,无情犹尽情、忘情。”(于民雄本注译同)赵山林本注:“无情,犹言尽情”。二、《唐诗三百首》张忠纲本注:“无  相似文献   

17.
说到学者往往令人有些肃然起敬的意思,事实上学者不仅是学习的人了,而是通过学习已经成为有学问的人了。所以学者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了,《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如《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艺。"《旧五代史.晋书.史匡翰传》:"尤好《春秋左氏传》,每视政之暇,延学者讲说,躬自执卷受业焉。"  相似文献   

18.
神宗好名畏议 东坡既系乌台狱,天下名公知其冤而多不敢正言,唯张方平、范景仁上书救之。方平书盛赞苏子之才,谓“其文学实天下奇才,而犹碌碌无以异于流辈”等语。其书未达御览,后苏子出狱,见其副本而吐舌动色,或问其故,苏子不答。有问苏子由者,子由曰:“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今安道之书乃云:‘其文学乃天下之奇才也’。独不激主人之怒乎?但一时急于救之,故为此言耳。”又曰:“但言本朝未尝杀士大夫,今乃开端,则是杀士大夫自陛下始,而后世子孙因而杀贤士大夫,必援陛下以为例。神宗好名而畏议,疑可以止之。”(《元城先生语录》)  相似文献   

19.
“物不得其平则鸣”。曾巩与韩愈一样,具有针对现实鸣不平的精神。不同的是:曾巩鸣不平,往往坦然直言,无所疑惧,矛头直指当朝黑暗的官府;韩愈则多“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文字婉转。仕途坎坷的曾巩多数为他人鸣不平,自鸣不平者较少;而才高数黜的韩愈,怨愤郁积于胸,自鸣不平屡见于文字间。从曾巩的许多诗文来看,其针对现实的不平之鸣,在深度和力度上要超过韩愈。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曾巩“很少有韩愈那种针对现实鸣其不平的精神”、“缺乏现实内容”、“缺乏新鲜感或现实感”,这不免离开了曾巩作品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①。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②!”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④,卒逢暴雨⑤,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⑥,更造崩山之音⑦。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⑧。伯牙乃合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